分享
早在2020年10月,中央电视台《我爱发明》栏目就对“穿山机甲滑模”做过专题报道。
滑模施工技术并非新事物,滑模机出现已有五十多年历史。长期以来,在全球高端滑模装备市场,一直是美国、德国设备独领风骚。因为国产滑模机施工质量不稳定,市场认可度不高,导致中国市场一直以美国高马克、力霸和德国维特根等品牌为尊。
但在解决滑模施工技术应用问题上,国外商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终端成果交付——进口设备滑模施工技术与维修技术并没有真正有效配套,这成为另一个“卡脖子”问题,导致很多购买设备的中国客户没能力很好的使用设备。这直接导致出现“滑模施工技术并不稳定”、“滑模施工成本难以控制”的行业认知,严重影响设备普及度和效率的提高。
随着工人年龄结构趋向老龄化,人力成本上升,以及甲方对工程效率存在刚性要求,承接施工任务的公司在控制施工成本和质量上的压力越来越大。
2019年,中国自主创新品牌“穿山机甲滑模装备”诞生。长期在工程施工一线工作的周建刚,凭借最直接的经验优势,通过与行业专家合作,自主创新研发出操作方便、质量可控、可大大提高施工效率的“穿山机甲滑模装备”,一举捅破国产滑模机技术天花板,打破了美国、德国大品牌厂商的技术垄断。
鉴定会披露的各种证明材料,穿山机甲滑模通过专家成果鉴定会,获得国内领先水平的评价结果。
2021年5月11日,由云南穿山机甲能源装备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全地形特形滑模机”,正式通过由中国工程机械院和云南省机械研究设计院组织的专家鉴定会鉴定。鉴定会认为,这款名叫“穿山机甲”的全地形特型滑模设备,是我国在滑模机行业领域的一个重大自主创新成果,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极高的推广价值。相对于国际同类产品,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施工环境越恶劣,它越能够显示身手,帮助客户解决问题”。
众多案例实证中国产品和技术领先,可适应全地形施工
在2022年的云南德宏陇川国土提质改造项目中,“穿山机甲滑模”产品实现第一次集群化作业应用。这是国内国土提质改造项目施工中,首次出现15台滑模装备同时作业。验证了中国制造滑模装备在终端成果交付方面的实用性,稳定性,可靠性。
周建刚的“穿山机甲滑模”已有合作案例施工业务量
穿山机甲滑模装备不但突破了国外品牌地形适应问题不全面的技术壁垒,在结构构造能力方面更是超越国外品牌——国外滑模技术适应水沟高度是80公分,穿山机甲滑模已实现了水沟高度165公分;国外品牌侧滑能力为2米宽度,而穿山机甲滑模已经突破4米的深度和展伸宽度。
数年现场施工案例验证表明,穿山机甲系列全地形智能混凝土滑模装备,能够适应全地形作业,采用智能适应路面导引,能够实时检测与控制成型精度。
2022年9月,周建刚做“穿山机甲滑模”路演介绍,并获第七届“创客中国”云南省一等奖
市场需求巨大,全球滑模市场规模计量单位以“万亿”计
周建刚告诉中国工经新闻:在全球众多大基建工程领域,大量的水沟、路肩、路缘、防撞墙等条型混凝土构造物,至今还存在依赖人工架模浇筑混凝土的问题。不仅效率低下、品质难以保证,而且所用木模、塑料模板和钢模会造成大量材料浪费,增加碳排放并带来环境污染问题。
【背景数据】2021年9月,农业农村部印发《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作为约束性指标,规定到2030年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 12 亿亩,累计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2. 8亿亩。2022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印发《国家公路网规划》提出,到2035年全国公路总规模约46.1万公里。按上述两个《规划》新增公路与国土提质改造量来算:滑模施工总里程数预计新增990万公里。 |
注重实用性、有效性和智能化
传统施工、国际同类产品比较,“穿山机甲滑模设备”优势明显
据周建刚介绍,“穿山机甲滑模”的研发理念起始于2014年,至今已经投入了9520万元的研发费用。目前公司拥有专利26项,其中发明专利两项,2022年获得实质审查的发明专利10多项,注册商标3项。2021年获得“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荣誉,2022年通过高新企业申报。正为申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