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轨道交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最近正式成立。该联盟将用5~10年的时间,进一步完善轨道交通技术标准,解决地铁安全门和盾构机等技术的国产化,为首都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维护、升级改造提供自主创新的技术、设备和服务支持。
据了解,联盟由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和利时公司、鼎汉科技公司、佳讯飞鸿公司、世纪瑞尔公司等50余家相关单位共同发起。
根据联盟的工作规划,将按照专业划分为通信信号、安全门、自动售检票、综合监控和车辆牵引制动等5个技术分联盟。谈到联盟的工作目标,联盟的有关负责人表示,联盟将利用5~10年的时间,进一步完善轨道交通技术标准,搭建一批研发平台,建设一批应用示范工程。
而搭建的平台则是轨道交通产业链最为关键的一部分。包括信息共享平台、核心技术公关平台、规划发展平台、市场拓展平台、产业化促进平台。从商务层面解决单个企业不能解决的公共资源等问题,实现联合承接项目.
据介绍,近期,该联盟将建设亦庄线CBTC(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房山线国产B型车和西郊线现代有轨电车三项示范工程。而在促进轨道产业化方面,联盟将促进一批重要成果转化,实现产业化运营。例如,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已经由北京交通大学研制成功,并已经列为政府采购目录,联盟将进一步推动这一成功的应用。同时,联盟还将搭建轨道交通核心技术研发平台,并组织相关企业继续深入推进其研发,预计通过两年的努力,建成中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过程的列车控制系统的产品,并形成产业化。除此之外,联盟还将推动自动售检票系统国产化以及标准化,磁悬浮交通设备产业化等等。
北京有着发展轨道交通产业的先天优势,成立产业创新联盟将是北京高新技术及制造业的一个新的增长极。根据北京市轨道交通总体建设规划,到2015年,北京市将形成561公里的轨道交通线网,初步统计运营初期所需车辆数量将高达947列。而北京市工业发展基本思路中明确提出,着力提升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业、石化新材料等支柱产业,保持竞争优势。在装备制造业发展方面,提出了推进城市轨道控制系统等项目。
业内专家指出,北京轨道交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成立,无疑对北京轨道交通产生深远的影响,进一步带动产业化升级,北京轨道交通将步入快车道。
作者:wy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