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郑州3月14日电(记者甘泉)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标达标,弘扬工匠精神,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工匠精神与焦裕禄精神一脉相承,中信重工作为焦裕禄精神的形成地、传承地、弘扬地,有责任把焦裕禄精神、工匠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全国人大代表、中信重工董事长俞章法表示。在研读政府工作报告时,俞章法代表对提到“工匠精神”的段落进行了反复圈画。
中信重工的前身——洛阳矿山机器厂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半个世纪以来,这里孕育形成的焦裕禄精神,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动力之源。企业逐步成长为国家级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世界最大的矿业装备和水泥装备制造商、中国最大的重型机械制造企业之一、中国低速重载齿轮加工基地和中国大型铸锻和热处理中心。
“报告中提到要‘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俞章法表示,听到这一句自己心潮澎湃。他表示,这也正是中信重工的企业追求的理念。2017年中信重工围绕“工匠精神”组织公司4000多名员工讨论,最后总结提炼中信重工的工匠精神,即“客户至上的价值导向、精益求精的品质追求、创造卓越的职业担当”。
“任何一个企业,只要弘扬‘工匠精神’、将产品质量做到最好,成本做到最低,就能立于不败之地。”俞章法表示。为更好地弘扬“工匠精神”,他建议,设立专门机构来负责弘扬工匠精神,制定合理的选拔、考核、激励规则,引导更多企业落实,在全社会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俞章法介绍,中信重工目前确定新的商业模式即“核心制造+综合服务”。其中,核心制造即中信重工需要把核心产品做成世界领先水平,从营销、设计、制造、质量检验、售后服务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对标,打造一批世界级的叫得响的产品,要让产品的品牌效应高于企业的品牌。综合服务即延伸包括生产性服务、制造业服务等产业链,提高技术和工艺水平、增强与用户的联系、增加效益。
此外,借力“一带一路”中信重工加快了国际化步伐。目前,国际业务量占到总业务量的40-50%,中信重工已经达到一个较高的国际化水平。俞章法表示,下一步中信重工将坚持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条腿走路,进一步做大国际市场的份额。(完)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