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纤维素乙醇产业化进程加快

作者: wy 发表时间:2018-04-27 20:37
分享到:
  5月27日,诺维信公司、中粮集团以及中国石化集团就纤维素乙醇的产业化事宜签订备忘录。根据该协议,中粮与中石化将于2011年第三季度开始建设以玉米秸秆为原料的万吨规模纤维素乙醇示范工厂,而诺维信将为该工厂提供酶制剂。据悉,即将启动的年产万吨规模示范工厂将拥有中国最大的纤维素乙醇设施。
  中国是一个生物质资源丰富的国家,仅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每年就达7亿吨。2009年诺维信与麦肯锡公司共同研究认为,通过用农业废弃物制备纤维素乙醇到2020年能够为中国替代3100万吨汽油,同时减少90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据估计,到2020年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很可能超过2亿辆,对液体燃料的需求量将大幅上升,为此中国政府已经在2006年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对生物液体燃料的发展进行了积极规划。
  作为世界酶制剂和微生物领域的先导,诺维信于2000年开始研发用于生产纤维素乙醇的酶制剂产品,曾两次获得美国能源部总金额2930万美元的项目开发援助金。在过去2年中,凭借酶制剂研制领域的雄厚技术储备,诺维信成功地将纤维素乙醇所需酶的成本降低了80%,达到目前的50美分/加仑。今年2月,诺维信开始向市场供应诺纤力—赛力二代酶制剂产品,该产品使得生物燃料行业能以目前市场上的汽油和第一代生物乙醇相当的成本生产纤维素乙醇。
  目前,诺维信正在通过与全球生物燃料工业中众多业界领袖合作,加速纤维素乙醇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开发和实施。秉承本地生产、本地供应的全球生产布局原则,诺维信于2009年2月就与中粮集团和中石化集团缔结了联合开发第二代燃料乙醇的合作协议,致力于以玉米秸秆为原料的第二代燃料乙醇的规模化商业生产与销售。诺维信中国总裁柯铭表示,纤维素乙醇在中国将很快成为一种清洁而又有价格竞争力的可再生能源。他预计纤维素乙醇所需酶的成本将进一步降低。

作者:wy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