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0年前我国火电企业将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作者: wy 发表时间:2018-04-27 17:53
分享到:

2020年前我国火电企业将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图为9月18日东锅研制的世界首台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锅炉在山西国金项目投运。 (杨学敏 摄)
  继“史上最严”火电厂大气污染排放标准之后,国务院再出重拳,下达燃煤电厂超低减排硬任务。
  12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2020年之前对燃煤电厂全面实施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大幅降低发电煤耗和污染排放。对于正值需求不足而过剩的电力行业来说,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的推广可谓正当其时。
  煤炭并不是污染的代名词。“最近两年来,通过环保技术改造,火电完全可以实现超低排放,达到燃气发电的排放标准。”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徐鹏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
  而就在日前,由该公司自主研制的世界首台350MW等级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锅炉在山西国金电厂成功投运并实现了超低排放。对于拥有成熟超净排放技术的东锅来说,装机总量约6亿千瓦在役机组的改造市场,无疑将为其发展抹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超低排放扩容提速
  此次会议决定,在2020年前,对燃煤机组全面实施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使所有现役电厂每千瓦时平均煤耗低于310克、新建电厂平均煤耗低于300克,对落后产能和不符合相关强制性标准要求的坚决淘汰关停,东、中部地区提前至2017年和2018年达标。
  预计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完成后,每年可节约原煤约1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8亿吨,电力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可降低60%左右。
  事实上,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和火电排放要求日趋严格,涉及火电企业超低排放的政策自去年以来便逐次落地。
  2014年7月,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开始执行;同年9月,《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印发,要求全国新建燃煤发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低于300克标准煤/千瓦时等。而此后,不少省份也陆续出台了地方版的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相关政策和规定,部分要求还严于国家标准。
  相较去年9月的“行动计划”,本次的国务院会议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但明确了燃煤机组全面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将现役燃煤机组的超低排放改造由原来的东部地区扩围至东、中部地区,还将东部地区的超低排放改造时间从2020年提前到2017年,且首次提出中部地区要在2018年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对于超低排放改造力度的加大,意味着中、西部市场的改造需求将在1到2年内得到进一步释放,而这也将直接激发超低排放新建和改造领域的市场需求。
  据介绍,目前全国有约6亿千瓦在役发电机组面临节能减排和提质增效的改造。根据中电联以每千瓦超低排放改造单价100元~150元的数据测算,如果全面推广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其市场空间可高达近千亿元。
  超低排放技术无忧
  事实上,电厂实现超低减排并不存在技术问题。当前中国很大一部分电厂也已实现了“现役电厂每千瓦时平均煤耗低于310克”的指标,而以新建安庆100万千瓦高效超超临界机组为代表的燃煤电厂甚至创造了272.7克/千瓦时的供电煤耗,其综合排放甚至优于燃气轮机的排放标准水平。
  据东锅内部人士介绍,在经过适当的技术改造后,50%以上的煤粉锅炉电厂和70%以上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电厂都可以实现超低排放。例如,运用其超低NOx燃烧系统和SCR脱硝优化系统,恒运300兆瓦机组超净排放示范项目就实现了NOx小于50毫克每标准立方米的排放。
  据介绍,该公司自2003年正式进入烟气治理环保市场,2013年全方位研究并拓展协同控制超净排放技术及业务,目前累计产值已超过120亿元。其成熟领先的超净排放技术覆盖了低氮燃烧、炉内脱硫、脱硝、除尘等,可满足不同协同控制超净排放技术路线的需要,既可为新建用户提供整体节能和协同减排控制方案,也可为在役机组烟气处理系统或单一设备的深度优化提供解决方案。
  除了超净排放技术,该公司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领跑世界技术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更是堪称低煤耗、低成本污染控制的洁净煤燃烧又一利器。
  继2013年世界首台600MW等级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锅炉在白马电厂成功投运后,今年9月18日,东锅自主研制的世界首台350MW等级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锅炉在山西国金电厂成功投运。
  随后,采用同类机组的河曲电厂、河坡电厂也相继成功投运。“在100天内,4台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锅炉成功投运且都实现了超低排放,这是中国在循环流化床研发史上取得的又一新突破,对促进劣质煤、特种燃料清洁高效利用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徐鹏介绍说。
  “12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今后对燃煤机组全面实施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这给具有清洁环保、煤种适应性广等独特优势且技术成熟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市场带来了机遇。”国家能源局电力司火电处处长胡文平表示。而由于在清洁燃烧特别是燃烧劣质煤方面具有污染物排放低、燃料适应范围广、调峰能力强、燃烧效率高等特点,600MW~1000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已入选《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
  而作为清洁高效超低排放的一种大胆创新,山西国金项目还采用了东锅研发设计的1兆瓦塔式太阳能光热与350兆瓦超临界循环流化床燃煤机组联合循环技术,这也是国内首个将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与燃煤电厂进行联合循环发电的项目。通过煤光互补,既降低了光热发电成本,提高了其转换效率,还进一步降低了燃煤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中国的能源禀赋和国情决定了煤炭现在和将来仍是我国能源的主力,而其用于发电的比例也将越来越大,以煤为主的能源格局在相当长时期内难以改变,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则在于高效清洁利用。”中国工程院院士倪维斗的话掷地有声。
  也因此,推广“超净排放”是煤电行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对于相关设备制造商来说,由于国内新增燃煤装机正呈下降趋势,在役机组的升级改造和提质增效也将成为其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

●延伸阅读   
     东锅循环流化床技术领跑世界

             中国工业报记者 李瞧
  日前,由东方锅炉自主研发的“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研制项目”荣获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该项目采用东锅自主开发设计的全新技术,兼备了CFB燃烧技术和超临界蒸汽循环的优点,可使电厂效率平均可达40%~42%,脱硫、脱硝等综合效益更佳。项目的推广应用,对目前我国调整能源结构,摆脱长期依赖国外技术,帮助国家重大装备制造企业全面掌握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原始设计技术,提高自主创新和自主开发能力,努力实现能源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中国机械领域最高奖项之一和目前国内机械行业中惟一由国家批准设立的奖项,东锅能获此殊荣,标志着其在自主研制低煤耗、低成本污染控制、大容量、高参数循环流化床洁净煤燃烧技术方面继续走在了世界前列。
  早在20世纪70年代,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在业界兴起之初,东锅就着手研究并投资建立了当时国内最大的循环流化床冷、热态试验台,致力于发展自主循环流化床技术,相继开发出中压、次高压、高压标准参数系列产品。
  此后,东锅进一步加快循环流化床锅炉大型化研发进程,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35兆瓦至150兆瓦等级的循环流化床锅炉。
  从2003年起,东锅自主开发了300兆瓦等级亚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2008年6月,自主研制世界首台不带外置换热器的300兆瓦等级循环流化床机组锅炉在广东宝丽华电厂投运;2005年,在取得大量循环流化床机组锅炉成功投运的基础上,东锅开始向更高等级的600兆瓦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迈进。2012年底,东锅自主研制的世界首台600兆瓦等级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锅炉在白马电厂投运。
  再加上其日前在山西国金电厂成功投运的世界首台350MW等级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锅炉等,截至2015年11月,由东锅设计供货的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已投运1台,350MW超临界已投运4台,600MW超临界CFB订货已达3台、投运1台,350MW超临界CFB订货业绩已达38台、出口1台。
  据统计,目前东锅设计制造的各种容量等级循环流化床锅炉超过200台套,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30%。其中,300兆瓦等级循环流化床锅炉在国际市场占有率超过60%,居世界领先水平。

作者:wy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