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科院开发摩擦发电新能源技术

作者: wz 发表时间:2018-11-23 15:30
分享到:

中科院开发摩擦发电新能源技术

    3月18日,在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王中林院士介绍摩擦电发电机相关原理。当日,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举办摩擦发电新能源技术成果展示会,由该所王中林院士携其研究团队展示了摩擦电发电机的最新研究成果。与传统的电磁感应式发电机和摩擦起电机原理完全不同,摩擦电发电机利用摩擦起电和静电感应效应的耦合,同时配合薄层式电极的设计,实现电流的有效输出。其动力源可以是风力、水力、海浪等大能源,也可以是人的行走、身体的晃动、手的触摸、下落的雨滴等环境随机能源,还可以是车轮的转动、机器的轰鸣等“垃圾”能源。目前,摩擦电发电机的输出功率极限最高可达500瓦每平方米。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中科院开发摩擦发电新能源技术


 
    3月18日,在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王中林院士(右四)和科研团队展示刹车发电模拟装置,它可以收集车轮在日常转动过程中刹车片与车轮相对运动而产生的能量,为车载电子器件、灯具等提供电能,并在刹车瞬间获得高达数瓦的电能输出。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中科院开发摩擦发电新能源技术


 
    3月18日,在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科研人员展示声波传感装置,只要人对着手中的设备说话,薄膜在声波的作用下受迫振动,与金属电极摩擦,产生感应电荷,从而输出电学信号。此传感器可以用在大气和液体环境中,用于声音记录和声源定位等。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中科院开发摩擦发电新能源技术


 
    3月18日,在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科研人员展示纺织品摩擦发电手套。它采用尼龙、涤纶等常见纺织品作为摩擦面,使用导电性较好的碳纤维布或银纤维布作为电极材料,单次摩擦可产生几百甚至上千伏的电压。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中科院开发摩擦发电新能源技术


 
    3月18日,在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科研人员展示一款风力摩擦发电装置。它是一种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通过风吹动转子的转动带动多个摩擦板连续工作,产生高频输出的交流电,通过整流桥直接连续地用于对电子器件供电或给储能元件充电。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中科院开发摩擦发电新能源技术


 
    3月18日,在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科研人员展示一款摩擦发电装置,只要对着吹气,就会有电流产生,使灯光亮起。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中科院开发摩擦发电新能源技术


    3月18日,在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科研人员展示单电极摩擦发电球,晃动圆球产生电流。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中科院开发摩擦发电新能源技术


 
    3月18日,在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科研人员展示脚踏式摩擦发电机,可用于收集人走路时按压地面产生的能量,用以驱动电子器件或能量存储。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作者:wz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