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完成全面扭亏中心任务,必须立足于改革和创新,没有大胆的变革、大胆的创新,我们是没有出路的。”面对愈加严酷的钢铁市场形势,河北钢铁集团董事长于勇这样告诫职工,并提出依靠自身力量战胜困难,将2015年确立为“改革创新年”。
打破一切条条框框
2014年3月,河钢集团石钢董事长王立平随集团考察团赴鞍钢考察学习,触动很大:石钢要实现扭亏盈利,必须彻底转变观念,打破条条框框、固有思维和习惯性传统做法,快速全面推动内部管理机制、体制各项变革。
管理变革,提高效率。关停一座高炉、整合三条轧钢线,充分发挥现有装备能力,优化排产,加快流转速度,提高作业率、工序能力和生产效率,突出专业化特钢特色优势。精简机构,职能合并,职权下放,实行扁平化管理,一季度优化分流2000人以上。
控费挖潜,降低成本。在重点控制五项费用基础上,全面控制各类费用,有计划地降低财务费用和经营费用。取消所有外雇人员和外委、外包业务,取消所有中间商和代理商。清理和规范公务用车,规范职务消费。
市场为王,优化结构。提升优势高端产品比例、高端新产品开发”开展攻关,强化直销,加大优势产品比例,加快提升高端、高效产品的比例,确保有优势产品比例达到70%,力争80%,高端产品比例达到30%。
强化执行,改进作风。实行干部能上能下,中层干部、科级人员和一般管理人员均减少30%以上,通过加强一线力量等,使各类人才在适合自己岗位上充分体现素质和能力,发挥更好作用。
全面推进市场化改革
适应经济新常态,必须以改革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在河钢集团此前召开的改革创新工作会议上,于勇强调,要全面推进市场化改革,最大限度地去行政化,用市场的手段解决河北钢铁历史遗留问题。
经过反复研究、讨论,石钢确定了改革创新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利用1~2年时间,通过实施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管理模式改革创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发展模式改革创新,建全六项运行机制,创新六大管理系统,实现绿色低碳、优质低耗、精益高效的新模式;实现新基地建设、产业链延伸及非钢产业发展新突破,产线和产品两升级,生产经营和综合发展两同步,大跨越。不断增强企业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打造国内前三名、国际知名的最具竞争力的一流特钢强企。
改革创新活力无限
2014年年底,石钢对部分管理部室机构设置及职能予以调整,调整后的公司机构设置为六个中心、八个部室和四个生产单元,实现了把最强的力量、最好的资源条件都集中到最需要解决的重点工作上的目的。
随着改革创新工作的不断深入,企业发展的新引擎已被驱动,更多的活力和潜力被激发出来:采购部门调整能源采购策略拓宽能源采购渠道,促进了能源成本持续降低;营销部门依托客户服务系统创新售后质量服务机制,有效提升了客户满意度;炼铁厂推行市场化经营模式试水内部承包制,让职工多劳多得变成现实;炼钢厂创新管理机制出台《工程技术人员产线配置管理办法》,为生产开启全新的专业模式;轧钢厂建立工作站改革职工考核分配机制,尝试多角度多层次激发职工的创新力。
(赵海燕)
作者:wy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