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首套固定床甲醇制丙烯装置中试成功

作者: wy 发表时间:2018-11-23 15:29
分享到:
  近日,国内首套固定床甲醇制丙烯(S-MTP)装置中试在扬子石化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具有自主专利技术的S-MTP工艺具备了大型生产的成套技术。该技术开启了一条取代石油制丙烯的工艺路线,开辟了由煤炭经气化生产丙烯的新型工艺路线,改变了煤化工行业的现有产品格局,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丙烯需求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乙烯。由于技术的进步,以煤制天然气为原料的甲醇装置规模趋于大型化,国内甲醇产能严重过剩,甲醇制烯烃成为新的重要出路。
  为此,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实施了甲醇制丙烯科技攻关项目。甲醇制丙烯技术是将甲醇作为化工原料,替代部分进口石油,生产高附加值的丙烯、汽油、液化气、精甲醇等产品。
  扬子石化5000吨/年甲醇制丙烯装置,是中国石化十条龙科技攻关项目之一。该项目采用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用甲醇作为化工原料,替代部分石油生产丙烯。试验装置充分依托扬子石化的现有乙烯装置,具有良好的匹配性、投资少、建设周期短等特点。
  该装置于2011年10月破土动工,2012年11月项目中交后,扬子石化抓紧尾项的整改,对电气和仪表进行调试,详细制定了各类工艺方案和开停车方案。该装置于2012年12月成功开车,产出合格丙烯。
  2013年年底,扬子石化圆满完成该中试各项任务,经项目总结和验收,证实该工艺流程可行,运行稳定,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设计要求,运行周期超过设计值,且净化水和粗甲醇均可回收利用,同时,获取了大型工业化装置S-MTP成套技术开发所需的大量基础数据,促进了S-MTP技术实现工业转化步伐,为下一阶段180万吨/年甲醇制丙烯工艺包的设计提供了坚实基础。 (陶 炎)

相关报道
  国内首套生物法制取丁二酸中试装置取得突破
  日前,中国石化重大科研项目、国内首个生物法制取丁二酸试验装置、扬子石化1000吨/年丁二酸中试装置成功完成第三次生产试验任务,并产出高纯度丁二酸产品。
  扬子石化与南京工业大学共同开发的生物发酵法合成丁二酸技术,试验阶段以玉米为原料的中试装置,在发酵过程中大量利用化工装置副产二氧化碳,每生产1吨丁二酸产品,可以吸收0.37吨二氧化碳,生产过程和产品都具有典型的环保特点;工业装置在增加前端处理单元,也可以植物秸杆为原料,这为解决农民收割后庄稼秸杆出路,避免焚烧污染环境,提供了既有利于企业、更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综合解决方案,二氧化碳和植物秸杆成为可循环利用的资源,是典型的绿色低碳产业。
  扬子石化建设规模为1000吨/年的丁二酸装置,包括菌种选育、厌氧发酵、分离纯化等处理单元,该试验装置形成了系列自有技术,在物耗、能耗上居国内领先、世界先进水平,具有完全的知识产权。该项目的环保性符合国家产业结构优化政策,将为中国石化开发和积累生物化工技术,为转型发展提供技术储备。(陶炎)

作者:wy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