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 赵三明 王 瑞
7月2日,“颠覆创新,驱动未来——汉能移动能源战略成果暨全太阳能动力汽车发布会”在汉能控股集团总部举行,汉能正式发布Solar(太阳光)系列全太阳能动力汽车,包括HanergySolarO、HanergySo鄄larL、HanergySolarA及HanergySolarR四款车型。
汉能发布的四款全太阳能动力汽车创造性地将清洁太阳能作为车辆动力来源,直接利用太阳能发电,颠覆了传统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概念,摆脱了传统电动汽车对充电桩的依赖,使汽车中短途“不插电无限行驶”成为可能。这突破了以往太阳能汽车无法实用化的瓶颈,成为全球第一台可商业化的薄膜发电全太阳能动力汽车。
汉能发布的四款车分别定位于不同的使用人群,其中HanergySolarO定位于智能化、网络化的小型车,为城市中移动穿梭提供短程代步之用。其内饰大面积的触控屏幕取代了传统中控按键,极大地方便了驾驶者的操作。SolarO的后备箱可以收纳两台滑板车,供短程代步。
HanergySolarL将近6米的超长车身设计,使得整车车顶集成的太阳能芯片面积达到了6平方米左右。极富流线型的整车造型,隐藏式的轮毂设计,纤细的摄像头式后视镜,使整车风阻大幅下降。全车采用铝合金框架并结合碳纤维车身,整车质量仅700千克,因而能耗极低。
HanergySolarA造型独特,在主仪表台前端前挡风玻璃下也布置了太阳能芯片,这块芯片单独对多媒体设备供电,从而使整车对太阳能的利用达到最大化。车身采用的柔性材料在轻微碰撞后能快速自行修复,体现对行人保护的最大追求。
HanergySolarR是一款太阳能新能源跑车,前盖、车顶和侧面集成了柔性超薄的太阳能芯片,尾部和车顶一体的扰流设计,让太阳能芯片面积最大化的同时,大幅降低了风阻系数,从而增强了高速行驶的稳定性。发布会上,汉能董事长李河君亲自驾驶着这辆车绕场一周。
其实,太阳能电动车30年前就已诞生,却一直无法走出实验室,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太阳能发电装置的能源转化效率太低,早期所采用的单晶硅片太阳能电池板,其能源转化效率只有14%,使得其续航里程只能维持10公里左右。而汉能发布的四款全太阳能动力汽车,应用了汉能的柔性砷化镓薄膜太阳能发电技术,最高转化率已经达到31.6%,经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认证,汉能的柔性砷化镓薄膜太阳能发电技术在同类技术中保持世界纪录。
薄膜芯片具有柔软、轻薄、可弯曲的特性,结合可变形车顶,在保证良好的空气动力性能同时又能使太阳能芯片面积最大化,这就解决了传统太阳能汽车一定要车身尺寸巨大才能够采集到足够动力的问题。汉能控股集团副总裁、太阳能汽车事业部CEO高卫民博士在发布会上介绍,此次发布的汉能Solar系列全太阳能动力汽车车身分别集成约3.5~7.5平方米的柔性砷化镓薄膜电池,在光照5到6个小时的条件下,日均发电量8~10度,可以驱动汽车行驶80公里左右,每年行驶2万公里以上,从而满足城市常规交通代步需要。在无光照或长途出行需求下,汉能全太阳能动力汽车配备的常规锂电储能电池,同样可以用充电桩充电,最大续航能力达350公里。
在实际使用中,汉能全太阳能动力汽车的应用场景非常多,无论是行驶在路上还是停在停车场里,只要有阳光就可以发电,即使是弱光环境下也可以发电。此外,互联网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车主可以通过手机APP定义和管理天气以及太阳能充电模式,并与电脑、手机等实现互通互联,非常人性化。
汉能所推出的全太阳能动力汽车,从结构原理上来看,就是在现有的纯电动汽车基础上,集成汉能所自主研发的砷化镓薄膜发电系统,目前这一系统面临着提升产量、降低成本的问题。汉能方面表示,未来一方面会进一步提升砷化镓薄膜电池的转化率,按照测算,预计到全太阳能动力汽车量产阶段,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成本将降低90%以上;同时,汉能也将加快设备的国产化改造,发挥国内综合成本优势,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
未来在打造太阳能动力汽车的产业链上,汉能将秉持“开放、合作、共赢”的六字方针,加快与汽车价值链各合作伙伴的沟通洽谈。在此次发布会上,汉能控股集团与福田汽车集团签署框架协议,汉能将为合作伙伴提供独有的“薄膜芯”解决方案,联合开发清洁能源巴士,带动传统汽车制造业的绿色升级与创新。
作者:wy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