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创新使长江塑化永立潮头

作者: wsm 发表时间:2018-04-27 15:43
分享到:
  张家港保税区长江塑化有限公司是由邵庆德与“香港五洋国际投资公司”联合控股的公司,成立于2002年8月,座落于江苏省张家港保税区内。长江塑化属于纺织化纤行业,主要生产差别化复合纺丝产品,如:海岛纤维、抗菌导电纤维、卷曲纤维、PTT/PET复合高弹记忆纤维和橘瓣高收缩复合纤维等。目前在国内复合纤维领域品种最多、产能最大,特别是海岛纤维在国内市场上产能最大、质量最好;部分产品如橘瓣高收缩复合纤维已打入韩国等国际市场,并且口碑良好。
  长江塑化是科技创新型企业。经过多年努力,长江塑化获得2009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此外还获得全国纺织行业优秀工程设计项目一等奖一项,获得张家港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和获得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若干,此外还获得6项国家授权专利。科技创新使长江塑化永立潮头。
  提升传统产品附加值
  为了应对目前国内外化纤行业的困难和挑战,长江塑化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以新产品、新技术来推动公司发展。在2007、2008年面临国内众多同行恶性竞争、海岛复合纤维产能远大于下游纺织需求时,长江塑化提出了做精、做细海岛纤维,提升传统产品附加值的战略方针。
  开发出50D海岛FDY丝、105D海岛DTY丝,使海岛纤维向极细化方向发展;同时开发出高收缩海岛纤维,使传统的高收缩纤维通过海岛法纺丝新技术实现单根纤维纤度的超细化,单根高收缩纤维纤度可达0.05dtex,也就是一根普通人头发粗细的1/888。
  长江塑化通过提升传统产品附加值使企业成功走出了当时的困难局面,并于2008年奠定了自己生产的海岛复合纤维在国内市场上的龙头地位。
  从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升级
  海岛纤维从2003年时的市场宠儿到现在的化纤普通产品,其中的利润空间大大缩小,长江塑化意识到光靠海岛纤维则只能守旧而不能进取。因此长江塑化确立了通过向高端产品升级来提升公司的竞争力。PTT/PET复合高弹记忆纤维是长江塑化在2008~2009年独立开发的一种新型功能化复合纤维。国外同类产品有T400、CM800,在国内长江塑化则是第一家独立开发出该产品的。
  在国内,单组分PTT纤维的弹性、记忆功能不理想,而PTT/PET复合高弹记忆纤维是一种拥有多种功能的纤维,它拥有媲美于氨纶的高弹性,且其后道织物具有优异的记忆功能。长江塑化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对该产品的原料、比例、组件、工艺和生产方式等经过反复研制、试验,终于成功批量生产出具有高弹性、良好记忆功能的复合纤维,试验后受到客户的一致好评,认为其功能效果完全可以取代氨纶制造弹性织物。该产品的成功研制打破了外国企业在我国国内对该产品的垄断,提升了国内化纤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同时替代了该同类产品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从引进技术到消化吸收再创新
  2009年年底,长江塑化通过引进日本技术并消化吸收再创新,纺制成功了白色可染抗菌高效导电纤维。
  2005年长江塑化与日本国内大型企业合作,通过购买他们的黑色导电母粒得到他们的技术支持(当时黑色导电母粒的市场价格为100万元/吨),制造出了黑色导电纤维,与当时国内同类产品相比具有表面电阻率为106~107欧姆/厘米的极佳的导电持久性等优点,该技术在当时也为长江塑化带来了可观的利润。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该产品已不适应市场的需求,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替代新产品。通过长江塑化研发和生产部门的不断努力,终于在2009年年底成功开发出了高效导电纤维,该纤维表面电阻率为103~104欧姆/厘米,具有优异的染色性能,且具有一般导电纤维所不具备的抗菌性。
  2010年长江塑化与韩国晓星集团合作开发高吸湿有色纤维,在国内和国外市场上获得优先的创新资源。长江塑化与韩国晓星集团有着多年的合作关系,包括共同开发75D海岛DTY,105D橘瓣复合纤维DTY等,高吸湿有色纤维的成功开发更是双方合作的经典之作。以韩国晓星集团对韩国市场的了解,提出一系列的产品改进要求:包括织物起绒要求、吸湿要求和免染色要求,通过长江塑化研发和生产部门的全力攻关,5个月后最终研制出了完全符合韩国市场客户认可的高吸湿有色纤维,在产品创新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作者:wsm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