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自治区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自治区糖业发展局在南宁召开“广西糖业‘二次创业’新路径”专题研讨会。经过深入分析探讨,会议提出“四化、双高、开门、立法、改革、创新、多样、循环”广西糖业二次创业16字方针。
“四化”即“建设500万亩经营规模化、种植良种化、耕作机械化、水利现代化糖料蔗基地”。
“双高”即通过“四化”糖料蔗基地建设,实现广西壮族自治区糖料蔗生产高产高糖目标。基本目标是,努力将500万亩“双高”糖料蔗基地平均亩产提高到7吨左右,带动全区糖料蔗平均亩产提高到5.3吨以上;通过糖料蔗品种更新、改良和科学种植等手段,将500万亩“双高”糖料蔗基地平均蔗糖分提高到15%左右,带动全区糖料蔗平均蔗糖分恢复到14%以上。
“开门”即把好国家食糖进口大门,争取国家商品流通管理部门对进口白糖、原糖等加强管控,实现按需、有序进口。
“立法”即充分借鉴国外主要产糖国糖业立法和国内兄弟省市优势特色产业立法经验,结合我区糖业发展实际,制定《广西糖业管理条例》,以法律形式明确政府、糖料蔗生产者、制糖企业、糖料蔗运输者、储备企业等各方的权力和义务。规范育种、种植生产、运输、经营、储备等行为,维护各方利益,规范各方行为,建立健全解决广西糖业问题的长效机制,依法进行综合治理,确保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改革”,针对当前糖业发展困境,改革现行体制机制。一是改革行业管理体制,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我区糖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见》精神,整合糖业管理职能;二是强化蔗区管理制度,实现糖业稳定有序发展;三是改革糖-蔗价格联动机制,坚持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建立上、下双向联动机制。
“创新”即推动糖业创新发展。一是制度创新,推动制糖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二是管理创新,支持企业走出家族式管理模式;三是思路创新,争取国家参照日本的做法,将食糖进口关税和增值税专项用于糖料目标价格管理和临时价格补贴,实现以糖养糖目标;四是技术创新,大力研发、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改造制糖业,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五是产品创新,研发生产不同类型、不同技术标准、不同包装外观和不同容重的食糖产品。
“多样”,指大力发展甘蔗多样性产业。充分利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甘蔗资源优势,大力推进甘蔗向生物化工工业、食品工业、发酵工业等产业体系发展,形成甘蔗制糖与甘蔗制非糖产品可调可控,相互渗透。
“循环”即深化糖业综合利用,发展糖业循环经济。要在原有综合利用产业链基础上,深入研发新产品,拓展综合利用新领域。蔗渣方面,重点推进高温高压蔗渣生物质发电,蔗渣生产糠醛、木糖、木糖醇、阿拉伯糖、纤维素等高附加值产品;糖蜜方面,以生产酒精为基础,推进醛、酸、酯、乙烯、苯及其衍生物的产品开发利用,拓展糖蜜在饲料行业中的应用;滤泥方面,加强技术引进与合作,提取和研发医药保健产品等;加强蔗叶、蔗梢的回收利用,推进其在种菇、饲料等方面规模化生产。 (张 明)
作者:wy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