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宝是中国航发东安与法方合作项目中,唯一一名获得法方批准焊接高精度薄壁扩压器零件的东安职工;他通过自主创新,不断改进工艺,将该零件的真空钎焊合格率由50%提高到100%,最终得到了用户首肯,因此被评为中国航发2016年度“质量放心党员”。
在学习中追求超越
陈玉宝对自己和加工的产品绝对的高标准、严要求。刚进厂不久,学机加出身的陈玉宝根据工作需要,从事了焊接工作。他干一行、钻一行,特别是刚接手全英文操作界面的进口真空电子束焊设备时,英语水平欠佳的他一遍遍地给厂家国内客服打电话咨询,7个多月没日没夜的磨合,一件件产品逐一进行试验,数据记录笔记记了3大本……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制定的焊接参数很快就显示出优越性,产品的加工合格率直线跃升到99%以上,别说是在国内,就是在国际上,能达到这种程度的也是寥寥无几!
2016年,中国航发东安科研生产任务增长较快,生产周期紧迫,产品质量尤为重要。陈玉宝主动承担关键零件的焊接任务,攻克了多项制约科研生产的焊接难题,将多个零件的焊接合格率提高了近40%,高质量地完成了所承担的焊接产品加工任务。
自开展“质量两放心”活动以来,陈玉宝更是将公司“不接受缺陷、不制造缺陷、不传递缺陷”的制造理念贯彻到日常生产工作中,全心全意致力于精品制造,全年未发生一起质量事故,参加质量改善及合理化建议7项,批产及科研产品报废率为零,科研产品一次进检合格率达到了100%,发挥了党员在质量攻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在敬业中追求精业
陈玉宝对工匠精神有自己的理解,他觉得一名工匠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用4个字总结就是敬业、精业。在日常工作中,他始终身体力行地诠释着这4字箴言。
一种关键产品材料特殊,还是薄壁件,多焊缝,国外厂家叫价100万元1根,还要3年才能交付。产品研制节点紧迫,攻下这个难题的工作交到了陈玉宝手上。陈玉宝憋足劲儿,火力全开,进行攻关,仅用了1年时间成功焊接出合格产品,成本价格不到国外要价的六分之一。为公司争光,陈玉宝,好样的!
在中国航发东安与法国透博梅卡公司开展的国际合作项目中,扩压器的焊接技术难点多。面对挑战,陈玉宝站了出来。“干焊接是个细心活儿,要胆大、心细、敢琢磨。”细节的把握影响着整体质量,他“绣花”般地细致操作,将零件装配在焊接夹具上,测量装配间隙,调整配重大小,小心翼翼地涂抹阻焊剂……扩压器真空钎焊需要20多个小时,陈玉宝寸步不离等待着结果,首次试件结果不行,他便立即投入到第二次试件加工中,直到掌握了焊接参数,将正式零件一次焊接合格,不愧是法方认可的唯一!
工作时间,陈玉宝忘我地沉浸在焊接精品中,而他的业余时间则几乎都用在了理论知识“补给”上,及时了解焊接典型案例和行业前沿课题。如今,他结合公司科研生产实际撰写的知识案例,在公司网站的学习平台供新学员学习参考;作为公司“百家讲坛”的讲师,他还在生产现场开课,直接向学员们“传道授业解惑”,一批批特种加工青年正快速成长为能够独立进行焊接的技术能手。
记者手记:
专注质量,追求精品,记者在陈玉宝身上俨然已经能寻找到大国工匠的身影。也希望越来越多的航空人能够像陈玉宝一样,弘扬工匠精神,助力我们的强军梦、中国梦。
算上这次采访,记者与陈玉宝已经有过4、5次的“聊天”经历。在这几次接触中,陈玉宝留给记者印象最深的就是严谨、务实,让人放心。
这次采访聊到质量工作时,平时总是笑脸迎人的陈玉宝表情中多了几分严肃。在他看来,
质量工作一定要有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他说,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决定事业成长的高度,尤其是一名共产党员,更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严肃认真对待工作。他还常和身边的青年职工说道,虽然我们每天重复着相同的工作,但也要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地干好手里的活儿。要时常寻找自身的不足,只有知道自己的不足,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才能加工出更好的产品。
图为陈玉宝在认真检查产品质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