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煤海踏浪“刚”起航

作者: wy 发表时间:2018-11-26 15:23
分享到:
  他是一名“兵头将尾”,但却是一个非常出彩的班长。当班长8年来,连年掘进进尺均是“冠军”,工程质量绝对是信得过,并且所带班组成员无一人“三违”,无一人受伤,所带班组曾荣获“全国煤炭工程质量管理先进班组”、“山东省煤炭系统明星班组”称号,他本人曾获“山东省煤炭系统优秀班组长”、“峄城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前不久还荣获了“丰源集团五一劳动奖章”,他就是山东丰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张集煤矿掘进工区班长王刚。
  2003年,当时22岁刚刚大专毕业的王刚,被招入了丰源集团下属的一所煤矿,尽管已对煤矿的职业做好了充分心理准备,但下井第一天的经历还是让他“心凉了半截”,他也曾想当个逃兵,但王刚个性要强,他不愿意让老工人们看不起,他下决心一定要坚持下来,他说:“哪个工作不是人干得?只要愿意干,在哪个岗位都能干好,关键是干一行就要爱一行。”
  于是,他就开始跟着有经验的师傅们学着打眼、装药、爆破、装矸,不懂就问,工作中用心地观察师傅们的一举一动,体味到井下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注意安全,有了安全,生产才能保证。半年后,他就掌握了掘进工作的技术要领,并成了支护、放炮、出矸的能手,从此以后他就完全融入了矿山。工作当中,王刚还十分好学。他还报考了山东科技大学井巷开拓专业函授班,顺利拿到了本科文凭。
  2006年,他被提为班长,虽说班长算不上什么领导职位,但在掘进现场管理中起到了“兵头将尾”的作用,既是指挥员,也是战斗员,更是安全生产的重点所在,班长的作用发挥如何直接关系到矿井的安全生产。他打那时起,就暗下决心要当好“兵头将尾”。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井下的深度已达700多米,他去掘进面单程需要1个多小时,但他每天都高高兴兴地上班,矿井已成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了,按照矿规定他每月要下22次井,但他每月实际上下28次,有时多达30次。在工作中,他脏活、累活抢着干,任劳任怨。一次,工作面遇到了长达30米的岩石破碎带,难度可想而知,他带领班组打眼、装药、爆破、支护、出矸,用了短短5天的时间,硬是一口气“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在工程质量管理上,他把质量视为全班的命根子,始终把质量标准化工作当作一项基础工作来抓。积极开展班组“质量标准化,安全创水平”活动,对掘岩机实行专人管理,明确各人职责,划分工作区域,设立了专职安全质量验收员,当班都安排一名跟班班长和验收员第一时间到现场监督检查工程质量,能当场解决的立即解决,直到完全符合质量标准化为止,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是金子到哪儿都闪光。2013年8月底,为全力支持张集煤矿的建设,丰源集团将王刚所在的班组全员调往了张集煤矿,参与井下工程的开拓工作。刚到之时,班里员工很多人都提出了意见:“离家400多里,井下条件比以前的矿井还要差,真不想在这里干了。”王刚就开始逐人逐个的做思想工作,说“张集煤矿是丰源集团下一步的希望所在,作为丰源人一定得为丰源的发展建设作出自己的努力,现在正是丰源集团需要我们的时候,一定要干好自己的工作,争取矿井早日建成投产!”经过他的工作,全班人员逐渐地都静下心来,决心在张集煤矿大展拳脚,建功立业。
  对于他的努力和奉献,家人给予了很大的支持。王刚说:“煤矿是个高危行业。只要有工友还在井下劳动,我就不想歇班,这并不是说我不想我的父母妻儿,因为只有我同我的工友一起在井下劳动时,我才不会担心他们,才会感到心安,这可能也是我的‘职业病’吧!”就这样,王刚一年到头也歇不了几天的班,他愿意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数百米井下中去。
  煤炭因矿工而温暖,矿工因地层而深刻。王刚或许就是丰源人优秀品质的生动缩影。在他的身上突显着新时期煤矿工人既“特别能战斗”又“想安全,会安全,能安全”的时代精神。在近千米的井下,他找到了生命的支点,把自己历练成了一块闪光的“金子”。
  煤海踏浪“刚”起航。在今年才33岁的王刚的未来,还有一段更远的路要走下去……
  (万通 杨振)

作者:wy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