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从“相杀”到“相爱”

作者: wy 发表时间:2018-04-27 19:01
分享到:
  王 瑞
  最近一周以来,汽车圈和互联网圈中最热的一件事便是滴滴和优步中国的合并。8月1日,滴滴与优步正式披露:滴滴出行将收购优步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在中国大陆运营。滴滴和优步选在出租车改革新政出台、网约车身份合法化之后的时机宣布合并,的确蛮有心机。
  互联网领域的竞争对手打着打着就成了一家人,这样的事情近来并不少见。从58同城和赶集网,到携程和艺龙,再到美团和大众点评,无一不是从“相杀”到“相爱”。只不过前几组的合并似乎没有像此次滴滴和优步的合并这样引发如此长时间、大范围的关注。笔者在梳理了网络上关于此次合并的评论后,发现有相当多的声音却是担心两大出行软件合并之后产生的寡头垄断。
  从“相杀”到“相爱”,从白热化竞争到战略合并,这一切归根到底还是市场行为。由此次合并事件,笔者认为,“相杀”也好,“相爱”也罢,有这么三个理念是应该共同坚持的。
  第一,竞争是永恒不变的常态。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竞争是不能消失的。人们之所以会担心垄断,就是因为竞争一旦不存在,交易就没有公平可言。以滴滴、优步为代表的出行软件,本身也是从激烈艰难的竞争中起家和发展壮大的。本来可以相互制衡的两家企业走在了一起,但这并不意味着从此出行领域就没有了竞争。虽然短时间内看起来还没有可与之匹敌的对手,但如果合并了优步之后的滴滴以此自大,过分侵占用户的利益,那么很快会有竞争者出现,这是市场不二的法则。事实上,易到、神州、首汽等诸多出行软件已经在努力争取消费者了。
  第二,垄断是不可触碰的底线。无论资源和实力多么雄厚,无论之前取得了怎样的成绩,垄断都是永远不可逾越的底线。我们鼓励和支持资源的整合,也希望看到资源有效整合之后能给用户带来更好、更经济、更便捷的服务和体验,但垄断是绝对不可以的。商务部目前针对两家合并事件的表态,也说明了政府正在高度关注其中可能出现的垄断和寡头风险。对于滴滴而言,重新考虑和制定平台利益的划分方式,甚至缩减对用户的让利刺激,这都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千万别忘记要有一个合理的度,而且产品和服务的品质依然要坚持。
  第三,共享是应当坚持的初心。网约车当初能够深入人心,主打的一个理念就是共享经济,共享也是滴滴和优步在宣讲各自的情怀时经常提及的一个热词。出行软件作为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掌握有大量数据资源和交通资源的互联网平台,应当体现最具有时代精神的共享经济。网约车之所以能够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在短时间内赢得用户的认可,也正是共享模式带给了人们便捷高效的体验。无论在市场法则下如何分合变化,还是希望越来越强大的出行软件不要忘记共享这个初心。
  滴滴和优步从“相杀”到“相爱”,是互联网经济的体现,也是市场法则的推动。希望他们的“相爱”能够健康规范,能够不忘初心,能够为这个时代增添一段共享的佳话,而不是垄断的丑闻。

作者:wy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