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60%~70%的原料依靠进口。进入21世纪以来,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目前已建或在建的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已达15家,年处理废有色金属占进口总量的50%以上。交易量较大的国内废物回收交易市场有10家。园区和市场的快速发展为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原料保障。
发展形势向好
我国已有宁波镇海、江苏太仓、福建漳州、浙江台州和天津子牙再生资源加工园区,环境保护部已同意河北文安,广东肇庆、江门、梅州,山东烟台,广西梧州、玉林和江西鹰潭等地开发建设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并批准了江苏张家港建设报废汽车压件拆解试点园区。除了上述国家批准建设的园区外,广东清远、辽宁沈阳、河北大成等地的园区建设也已初具规模。已建的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都是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不仅方便资源集聚和管理,也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的形象。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废钢、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纸等废旧物资数量剧增,随着废旧物资综合利用程度的提高,各种废旧物资交易市场蓬勃发展,已形成河北保定、浙江永康、湖南汨罗、山东临沂、四川新津、河南长葛、广东南海和重庆等废旧物资集散交易市场。此外,一些专业化园区如安徽界首的再生铅、江西丰城的再生铝、湖南永兴的贵金属、江西贵溪的再生铜市场正在加速建设。
为了规范废旧物资回收交易市场,商务部出台了《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在全国26个城市开展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国家在《循环经济促进法》中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和推进废物回收体系建设”。2009年,商务部会同财政部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通知》,已有29个城市和11个交易市场作为第二批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
面临五大难题
———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建设园区的初衷是将分散在各地定点加工企业集中于园区便于管理,有利环保,形成规模,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目前国家对再生资源加工园区缺乏更多的扶持政策和明确的指导办法。
———加工园区和交易市场缺乏统一规划。目前除了已批准建设的15家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外,许多地方还在盲目投资建设新的加工园区。加工园区和交易市场过多过滥,缺乏科学规划造成的无序竞争和投资浪费不利于加工园区和交易市场健康发展。
———园区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除个别园区和市场已成立管委会,建立海关、质检和环保等监管区进行封闭式管理外,大部分园区没有成立相应管理机构,甚至没有做到封闭式管理,造成园区管理混乱,如进口废料自由交易,非法买卖,建成的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没有运行,形同虚设。
———技术装备水平较落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园区内企业对废旧金属的拆解大都是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环境保护差、工作效率低,不利于产业规模化。
———未形成从回收、拆解到深加工的循环产业链。再生资源加工园区目前还未形成从回收、拆解到深加工的产业链。园区的发展光靠拆解是不可能持续发展的,必须要按照国家对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园区内逐步发展上下游产业链。
八点改进建议
基于上述问题,特提出如下八点建议:
一是建立政府部门协调工作机制。园区的形成和发展是政府与市场共同作用的结果,政府的支持是再生资源产业集群发展的催化剂,再生资源行业涉及管理部门较多,建议土地、环保、工商、财税、金融、质检、海关等部门齐抓共管。
二是高标准、高起点建设加工园区。加工园区建设要高标准、高起点,各地在建设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时要严格符合环境保护部制定的《废弃机电产品集中拆解利用处置区环境保护技术规范》规定,并进行严格验收。交易市场要严格按照商务部有关市场指导意见建设和验收,市场的设置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便于废料运输,市场应同时具备集散、初级加工、交易、信息发布等功能。
三是加大对园区和市场科研经费投入,加快技术创新。围绕园区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加大科技研发支持力度,对科技创新、先进技术设备引进给予财政补贴支持;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产学研的联合,促进再生金属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同时,加快建立再生金属科技示范基地,使基地成为新工艺、新装备的试验基地。
四是推进示范项目建设,发挥示范项目的带动作用。继续加大国债资金支持,扶持一批具有影响力、带动力的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和国内废物交易市场循环经济示范项目,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五是加强监管和环境治理。通过对园区和市场的规范管理,实现再生资源统一回收、拆解和污染物集中处理,有效防止二次污染;同时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推动再生资源加工利用规模不断扩大和产业链延伸,用循环经济理念对园区和市场进行改造和升级。
六是加工园区和交易市场相互配合建立供销机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产生的各类废金属量将越来越多,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原料来源应开辟国外与国内两个市场;加工园区和交易市场要相互配合建立供销机制,交易市场将国内回收的大量再生资源直接送到加工园区进行拆解和深加工,减少中间环节和避免流入到个体拆解户。
七是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信息统计体系。加快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生产经营评价指标和统计体系,将再生资源行业统计纳入国家统计体系。实时掌握再生资源行业运行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再生资源行业管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进一步提高再生资源行业整体水平。
八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行业协会是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能够及时反映行业情况和企业诉求,积极为企业和政府提供服务,引导企业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信息统计、专业培训、先进技术装备推广、行业自律及维护市场秩序等方面的作用,提升再生资源行业整体素质。
作者:wy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