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第三章 旭日东升(18)

作者: wy 发表时间:2018-06-08 16:29
分享到:
  阅读坐标
  引   言
    第一章 长夜难明
    ———旧中国电机工业诞生的艰难曲折之路
    第二章 星光依稀
    ———旧中国战火洗礼中电机工业先辈们的业绩
    第三章 旭日东升
    ———新中国电机工业的新生
    第四章 云光相间
    ———从“大跃进”到“文革”电机工业坎坷中前行
    第五章 春光明媚
    ———中国电机工业迎来改革开放的春天
    第六章 蒸蒸日上
    ———改革开放伟大实践造就电机工业的蓬勃发展
    第七章 璀璨夺目
    ———新世纪中国电机工业踏上由大到强的新征程
    第八章 耀眼全球
    ——展望未来中国电机工业发展前景
    第九章 光照后人
    ———中国电机工业百年历程的启示
  4.布局配套电工设备生产能力湘潭电机厂的一期工程改建始于1951年,并于1953年纳入国家“一五”计划重点工程,到1956年建成,完成投资1237万元。后来,随着“156项工程”之一的新建船用电机车间项目的实施,湘潭电机厂又进行了二期扩建,于1957年8月破土动工,1962年12月建成,完成投资2049万元,新建建筑面积12.88万平方米,新增机器设备3182台。湘潭电机厂二期扩建计划的产品大纲是:年产各种电机77795台、185万千瓦,电器控制设备9640台,开关元件18050台。经两期扩建,湘潭电机厂有了长足发展,产品包括电机、电器和大小机车,初步建设成为一个大型综合性的电机电控成套设备制造厂。作为电工行业的元老企业,湘潭电机厂为国家新建电工企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技术人员。1950年3月,抽调20名参加西屋公司培训的技术骨干支援东北电工设备制造基地的建设;“一五”期间,又向哈尔滨电机厂、哈尔滨电表厂、沈阳电缆厂、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等,输送了139名工程技术人员;从“二五”到“四五”期间,陆续向新建的兰州电机厂、天水开关厂和大西南众多三线企业调配了4500多名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为国家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五”期间,我国还兴建了几个重要的锅炉制造企业,包括大型锅炉生产企业———武汉锅炉厂,还有通过合并一些私营锅炉厂后改建的济南锅炉总厂和杭州锅炉厂。1958年7月,一机部决定在保定兴建大型变压器厂,后定名为保定变压器厂。
  除一机部建设的电工企业外,其他工业部门也在“一五”期间建设了一些重点电工项目。属于“156项工程”的有:第三机械工业部所属北京曙光电机厂和陕西兴平电机厂(均生产特种微型电机);第四机械工业部所属四川成都电机厂(生产控制微电机)和河南新乡碱性蓄电池厂(生产铁镍和镉镍两大系列蓄电池)。这些工厂后来都成为电机工业的骨干企业。
  二、奠定技术基础
  建国初期,电机工业的产品设计和制造工艺,总体水平较低,已难以适应大规模发展建设的需要。
  为打造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迫切需要迅速提高工业产品的设计制造技术。
  从1950年起,大批苏联制造的电工产品,开始随成套设备进入我国;1951年年底,我们又接受了第一批苏联电工产品的技术资料,国内电工企业开始仿制苏联的水力发电设备、变压器、高压电器和电动机等重要电工产品。
  1952年8月,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决定,分别从捷克斯洛伐克和苏联引进大型火电机组的成套设计制造技术。
  1952年11月,一机部召开第二次全国电机工业会议。会议号召全国电工行业,在技术上向苏联学习,并决定在国家标准制定之前,以苏联相关标准作为我国电机工业的暂行标准。
  于是从1953年起,新中国电机工业,展开了引进技术与自主研发相结合的技术基础建设工作。1.引进大型火电设备技术国家决定从捷克斯洛伐克和苏联引进大型火电机组的成套设计制造技术,对打造上海和哈尔滨发电设备制造基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也为全面提升中国电机工业技术水平以及自主发展大型发电设备奠定了基础。
  在引进捷克斯洛伐克火电设备技术方面,1952年8月,华东工业部迅速委派曾在美国西屋公司培训过的杨锦山等,率团赴捷克斯洛伐克,谈判技术合作事宜。在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团考察了锅炉厂、汽轮机厂、发电机厂、辅机厂及电厂等共计20多个工厂。在考察基础上,提出了由上海发电设备制造基地负责引进中压6000千瓦~1.2万千瓦火电设备设计制造技术、首先试制技术比较成熟且性能指标也较先进的6000千瓦火电机组的方案。报经华东工业部批准后,他们与捷克斯洛伐克有关方面签订了相关协议。协议规定由捷方提供6000千瓦发电设备技术资料,并派遣专家。该协议成为引进、消化、吸收捷克斯洛伐克火电设备设计制造技术的主要依据。
  为了以较快速度研制6000千瓦火电机组,新成立的一机部电工局设立了上海综合设计处,杨锦山任处长,统抓技术引进工作。其具体职责是:组织消化、掌握引进的技术资料;配合捷方来华专家,组织指导上海锅炉厂、上海汽轮机厂和上海电机厂的试制工作;配合一机部设计总局第二设计分局,负责三大主机厂的建厂设计工作;配合华东电力设计院,进行电厂设计;配合上海电站成套设备公司,做好辅机配套工作,等等。 (未完待续) 请关注:本书的读书征文活动启事详见中国工业报网站www.cinn.cn
  图书征订电话:010-88379203

作者:wy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