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阳节这天,在陕西省陇县温水镇闫家湾村文化广场,百余名老人一边吃着可口饭菜一边欣赏着传统戏曲节目,现场热闹非凡。“党的政策好、干部抓的好、事业发展更好,我们觉得很高兴。”闫家湾村老人张万成笑着说道。
村村有产业、户户都增收这是温水镇事业发展强劲的底气。今年以来,陇县温水镇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统揽,聚焦特色种养殖产业发展,创新推行镇村干部当好宣传员、技术员、营销员和派送员“四员”工作机制,推动干部一线服务、担当作为,激活产业发展内生动力,为持续壮大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注入“源头活水”。

陇县温水镇三成村干部推荐特色农产品活动现场
产业兴则百事兴。为了凝聚发展共识,温水镇党委、政府深挖本地资源禀赋,以溜达鸡、食用菌、奶山羊、烤烟等主导产业为依托,按照“村村联盟、村企联姻”的工作思路,由镇领导和干部化身产业项目宣传员,以产业先行村为样板,动员资源相近的周边村和群众共同做强同类产业,实现从一村奔赴向携手共赴迈进。
镇村干部还将打响温水镇特色农业品牌作为赋能产业振兴的抓手,依托“美丽温水”微信公众号、“温水在线”抖音号、“小温说法”微视频等线上平台,自主谋划拍摄短视频49个,持续宣传全镇16个村产业发展新亮点,让全镇党员吸引更多的客商来温水镇投资兴业。
坪头村村民曹利杰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先要去自己的土鸡养殖场看一看、喂喂食,这一天才算是真正开始。“我返乡创业,看重的就是村里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镇上大力发展溜达鸡养殖产业的前景,这个生意确实挺挣钱。”曹利杰笑着说道。今年,在养殖林下土鸡的同时,曹利杰还发展了农家乐,让顾客可以现场品味到地道的溜达鸡,让休闲经济成为增收的新渠道。
截至目前,全镇已在8个村养殖溜达鸡3万余只、建成千只羊场4个,食用菌大棚近千座,逐渐形成了种养殖产业一体化发展的良好格局。

陇县温水镇枣林村党支部书记姚顺元正在录制短视频
随着产业的进一步壮大,各村面临技术攻关和科技升级需求逐渐增加。为此,该镇持续加大种养殖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集体业务学、田地实践学、外出交流学“三学”模式,先后对镇村干部进行了10余场的电商短视频技能培训和动物疫病防控培训,有效覆盖500余人次,确保党员干部迅速成为懂国家政策、通农业技术、会现场指导的技术员。
同时,针对村庄集体产业发展现状和群众生产实际需求,及时组建党员干部技术服务队,定期走进村集体产业基地和养殖场,提供种植养殖技术、疫病防控、科学饲喂等实地指导120余次,解决生产技术难题30多个,持续强化产业发展技术支撑。
当问起农产品销路好不好时,该镇郭家山村村民吴林军笑着说:“有咱党员干部帮忙,我们只管安心发展。”
该镇聚焦农产品销售,依托特色农产品集散中心与直营店,开发“温农美”农特产品公共品牌,党员干部又化身“销售员”,业余时间组团销售土鸡、香菇、鸡蛋等农产品,并通过微信“农品甄选”小程序和抖音“特产营销馆”进行直播带货,构建起“线上直播+线下集散”融合销售网络,覆盖县域、宝鸡、西安等多地市场,推动“温溪溜达鸡”“土鸡蛋”“农家菜籽油”“五谷杂粮”等十余种农特产品走出镇村、走进都市。现已累计销售“溜达鸡”2.6万只、土鸡蛋5万余枚、香菇4000公斤,有效带动村集体经济及链上农户持续增收。

派送服务队准备为个体商户运送溜达鸡
为了确保温水优质农特产品第一时间送达消费者手中,8名镇机关干部组建了派送服务队,精准掌握供需信息,主动对接产业村,并实时联动线下商超、个体客户及线上小程序与直播间销售动态,联合京东、邮政等快递企业,构建起“县域即时配送+省外冷链快递”的双轨配送体系。截至目前,已累计服务12个产业村,实现县域日派单量超100件,快递邮寄量近200单,覆盖省内、甘肃、宁夏等7个省市,为温水农产品“卖得远、卖得好”提供了坚实运力保障。
“下一步,我们将健全完善“四员”工作机制,让广大镇村干部在产业发展中淬炼成长,让干部的辛苦指数迅速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陇县温水镇党委书记王海军说道。
(贾玉龙、晁春锁)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