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产业与高端制造深度融合的浪潮中,西安泰金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金新能)的科创板IPO进程,一直备受资本市场关注。
深耕绿色电解技术的产业先锋
泰金新能作为国际领先的高端绿色电解成套装备及关键材料供应商,聚焦“绿色电解技术、旋压成形技术、表面涂层技术、密封连接技术”四大核心技术创新,构建起涵盖绿色电解成套整体解决方案、高性能电极材料、密封连接解决方案的三大业务板块。公司不仅是国内贵金属钛电极复合材料及电子封接玻璃材料的主要研发生产基地,更是全球少数能提供高性能电子电路铜箔和极薄锂电铜箔生产线整体解决方案的龙头企业。其产品矩阵覆盖高端铜箔生产用阴极辊、生箔一体机、铜箔钛阳极等核心设备,以及应用于绿色环保、铝箔化成、湿法冶金、氢能、航天军工等领域的钛电极与玻璃封接制品,终端客户包括大型计算机、5G通信、新能源汽车、航天军工等战略新兴产业头部企业。
突破“卡脖子”难题的自主创新体系
公司以“替代进口、填补空白、解决急需”为使命,在关键材料创新与结构创新领域形成显著技术优势。2022年经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鉴定,其高性能电解铜箔成套装备整体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中温旋压无缝高晶粒度高导电性钛阴极辊”“多元、多层、梯度、纳米化复合钛阳极”两项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2024年高性能钛基多元复合涂层阳极技术再获国际领先认定。公司掌握高端铜箔生产用阴极辊多项核心技术,实现进口替代。
在研发平台建设方面,公司构建起“国家-省-市”三级创新平台矩阵,包括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5项国家级认证,以及陕西省钛基复合电极材料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绿色电解关键材料与装备重点实验室等省市级平台。公司牵头承担科技部“高强极薄铜箔制造成套技术及关键装备”专项科研项目,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电解水制高压氢电解堆及系统关键技术”项目,完成“华龙一号”核电玻璃密封电气贯穿件国产化突破,2024年参与工信部“氢能用金属扩散层关键材料项目”,持续突破技术瓶颈。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公司累计拥有授权发明专利90项(含2项美国专利)、实用新型专利128项,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等省部级科技奖励多项,形成“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
复苏周期下的业绩释放动能
锂电行业2024年深度调整后呈现明确复苏迹象,推动公司电解铜箔装备业务订单快速反弹。2025年年1-9月,公司新签电解铜箔成套装备订单金额(不含税)为8.6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7.15亿元,同比增长493.10%,经营性现金流为10,792.05万元,较2024年1-9月增加65,104.78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新签订单数据显示,高端极薄铜箔和电子电路铜箔订单金额(不含税)达7.91亿元,占比91.76%,本轮行业扩产主要聚焦于高端产能。例如,中城财宏鉴于AI高频高速、IC载板对高端电子电路铜箔的需求,与公司签订了金额为1.86亿元(不含税)的设备采购合同;陕煤集团下属公司陕西铜创能材科技有限公司,与公司签订了2.45亿元(不含税)的高端铜装备采购合同。此外,还有中一科技直径3600mm/幅宽1820mm阴极辊、四川华创1820mm幅宽生箔一体机等定制化产品,相关设备在导电性、生产效率等指标方面领先于行业。钛电极业务同样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2024年较2023年增长63%,2025年上半年同比再度增长29.29%,成为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
客户结构方面,公司深度绑定产业链头部企业,2022-2025年前三季度头部客户订单占比分别达78.30%、85.39%、24.02%、66.24%。主要客户包括嘉元科技、德福科技、中一科技等铜箔生产龙头,以及紫金矿业、比亚迪、海亮股份等矿产资源开发与新能源汽车领军企业。这种“大客户+长期合作”模式保障了订单稳定性与可持续性,2025年下半年发货量预计达273台,较上半年增长259.21%,阴极辊、生箔一体机、高效溶铜罐等核心设备交付量显著提升,随着调试试运行周期缩短,订单验收效率大幅提高。
2025年以来,铜箔市场持续复苏回暖,从部分铜箔上市公司披露的2025年半年报可见,头部企业的产能利用率都超过了90%以上,大部分铜箔企业也都扭亏为盈。同时,面向“双碳”战略与制造业升级大趋势,泰金新能凭借技术壁垒、客户结构、产业趋势的三重优势,在高端装备国产化浪潮中展现出强劲的成长动能与业绩可持续性,其IPO不仅是对过去技术突围的总结,更是开启绿色制造新纪元的战略支点。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