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提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这一论断紧扣时代脉搏、回应时代呼唤,以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的战略定力为站在“十四五”与“十五五”历史交汇点做好“三农”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八段锦每一动作均是激活人体大健康的加油站。广大党员干部应以农业强“起势”、农村美“正势”、农民富“收势”,以“策马扬鞭奋蹄疾”的担当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以科技赋能、绿色发展“起势”,打出一套“仓廪实则知礼节”农业强的新路径。农业发展势头强劲有力、扶摇直上既要科技赋能为现代化农业生产闯出新路子,又要以绿色健康为底色晕染生态农业绘出新画卷。广大党员干部要筑牢粮食安全根基,严防死守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田成方、地成块、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践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确保“中国碗装满中国粮”。要融入先进科技,解锁现代生物育种的应用、智慧农业的建设、大数据算法的优化等“大课题”,与科研院所、农业院校开展深度融合,对农业在实际生产中面临的短板进行补齐、弱项开展强化、效率促进提升,确保科研成果转化更贴合实际需要、更贴近现实需求。
以和美宜居、移风易俗“正势”,打出一套“一水护田将绿绕”农村美的新路子。农村美在于彰显生态价值、在于洋溢乡风文明、在于完善基础设施等,变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让农村成为“桃李罗堂前,榆柳荫后檐”的和美家园。广大党员干部要打造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氛围,重点统筹推进垃圾分类、农村改厕、生活污水整治等工作,让村容“笑开颜”、让村貌“换新颜”,打造农村版“富春山居图”。要培育文明乡风,用好用活“农村大喇叭”对共产党员网“先进典型”“榜样力量”等栏目进行全覆盖村村播、户户传,让村民群众精神家园开更多“信仰之花”;宣传所在村或邻村真实孝道之事、和睦之事、互助之事,确保宣讲事“有名有姓、有时有感”,以真实榜样、真实典范引导村民群众向上、向善。

以监测帮扶、技能培训“收势”,打出一套“丰年留客足鸡豚”农民富的新渠道。村民群众富裕才是“三农”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归属点,是衡量“三农”工作取成效、有实绩的标尺,是村民群众取得获得感与幸福感“具象化”的体现。广大党员干部要建立健全监测帮扶机制。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等;持续深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以村集体为主导,产业项目为载体,诚邀村民群众在产业孵化、产业提质的务工过程中“鼓腰包”;立足本村资源禀赋发展种养殖业,以农民合作社、加工企业为依托,对本村产业统一规划、统一销售,打消“有物产、无销路”的顾虑,驱动“产业”变“产值”。要增强村民群众自我“造血”功能,帮助长期扎根种养一线的村民群众取得专业技术职称以方便用“土办法”“农家话”推广新技术,让科学技术“接地气”;帮助有“一身绝技”的村民群众开展生产经营、法律法规等培训以提升自身综合能力,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帮助电商专业毕业生搭建“流量密码”直播培训平台,为本村农产品装上“筋斗云”,跨越农产品在时间与空间上“藏在深闺无人识”的鸿沟,让“农产品”跨越万里奔赴为“农产值”;帮助盘活农村闲置资源,依托观光旅游、田园体验等,让“风景”变为“钱景”,以增加村民群众财产性收入。唯有如此,聚焦差异性、激活优势性,分门别类推动村民群众实现从“赋知识”到“富智慧”的跃升,培育出有办法、有想法、有技术、有闯劲的新型人才,拓宽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来源渠道。(何向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