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 许莹
10月26日,2025年度农机装备产业链沙龙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圆满落幕。本次沙龙由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机集团”)主办,机械工业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一拖”)等六家单位联合承办,以“创新协同·融通共赢,推动高端农机装备国际化新发展”为主题,汇聚行业协会、高校、研究机构、央企及重点企业代表,通过成果发布、主题演讲与深度研讨,为农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本次沙龙由国机集团战略发展部部长王小虎主持。


国机集团战略发展部部长王小虎
政策领航:锚定发展方向,“三张清单”破解供需难题
会上,国机集团延续产业链协同机制,发布技术攻关、产品供需、营销共享“三张清单”,直指行业核心痛点。技术攻关清单聚焦大马力农机核心部件国产化、智能控制系统研发等关键领域,涵盖29项联合研发与成果转化需求,其中整车在环测试系统等共享平台将为中小企业降低研发成本;产品供需清单打通“需求-供给”闭环,16项产品涵盖电比例换向阀等高端部件需求与蓝莓收获机等适配海外的供给;营销共享清单整合7项资源,包含具备权威资质的检验检测平台与海外渠道共享服务,助力企业高效拓展市场。

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会长赵剡水
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会长赵剡水从行业全局视角展开分析。他指出,我国农机工业已走过技术引进、自主发展等阶段,当前正处于从“国际化”向“全球化”转型的关键期。“十四五”期间出口规模的持续增长,标志着中国农机在全球市场的认可度显著提升,但高端市场话语权仍待加强。面向“十五五”,行业需锚定三大方向:一是以智能农机与绿色农业为突破口,推动技术换道超车;二是从产品出口转向全球布局,通过海外研发中心建设与本土化制造深化市场渗透;三是积极参与ISO等国际标准制定,以标准输出提升国际竞争力。他特别强调,“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是重要增量市场,需结合区域农艺特点实现精准适配。
企业实践:领航国际化路径,多维度探索转型突破

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维林
中国一拖党委书记、董事长赵维林以企业国际化实践为核心系统阐述了从“产品出海”到“全球运营”的转型路径。他介绍,中国一拖已形成“国内做透,海外做深”的战略布局,在105个国家注册YTO品牌,构建了覆盖俄语区、南美等五大重点市场的网络。在产品层面,针对中亚葡萄园作业需求研发窄轮距拖拉机,为东南亚水田定制轻量化机型,通过适应性开发打开市场;在布局层面,依托东方红国际陆港实现“出厂即发运”的高效物流,在中亚、非洲推进组装厂建设,并与国机工程集团等开展“联合出海”,尼日利亚农业项目首批设备已顺利启运。赵维林表示,未来将加快大马力无级变速拖拉机等高端产品的海外认证,组建本土化服务团队,通过“技术+渠道+服务”的协同构建全球竞争力。
在主题研讨环节,近三十位嘉宾代表围绕核心议题展开深度交流。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岳远林从应用端出发,提出需通过产业链协同破解装备“卡脖子”问题;中联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霍晓峰聚焦用户需求,探讨高端产品矩阵构建策略;上海星联智创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博介绍了作为零部件企业如何精准把握国际化策略;潍柴雷沃智慧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发展部部长王欢、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超等企业代表分别做了深度交流;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院长宋正河、河南科技大学农业装备工程学院院长金鑫、江苏大学教授李耀明等学界代表,则呼吁建立“产学研用”联合攻关机制,加速技术成果转化与专业人才培养,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凝聚共识:锚定新目标,携手开启国际化新征程

国机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黎晓煜
国机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黎晓煜在总结讲话中,对沙龙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并深入分析行业发展形势。他指出,当前国内农机市场需求已从高速增长转入阶段性、结构性收缩,行业步入周期性下滑阶段,部分品类呈现“量价齐跌”态势,企业利润空间被压缩。在此背景下,推动中国农机装备“走出去”不仅是重要机遇,更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国内头部企业紧迫的战略任务。
同时,黎晓煜梳理并强调了沙龙所凝聚的六大共识与发展方向:一是做好国际市场调研,结合自身优势谋划国际化战略,探索贸易出海、直接投资等多元路径;二是坚持创新驱动,加大研发投入以缩小技术差距,通过产品高端化、差异化打造核心“硬实力”;三是推进多元化市场布局,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对接高水平国际经贸规则,健全营销网络与服务保障体系,逐步实现“产能出海”;四是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升级,全面提升整机与零部件质量,增强产品可靠性、耐用性,构建高水平产业链体系;五是加强品牌与标准建设,塑造中国农机优质可靠、创新绿色的品牌形象,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推动中国标准与国际标准双向互认,实现从“产品输出”向“技术输出”“标准输出”转型;六是加强行业自律,维护行业海外整体利益,聚焦技术战、品牌战、价值战,杜绝低质低价竞争对中国农机品牌形象的损害。
黎晓煜表示,“十五五”期间,国机集团将切实履行“链长”职责,秉持开放包容、务实创新的姿态,携手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深化协同创新、坚持开放合作。未来,各方将以此次沙龙为契机,凝聚合力、锐意进取,推动中国农机从“制造”迈向“智造”,共同开启高端农机装备国际化发展的新征程,为全球农业现代化贡献中国力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