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至22日,一个意在寻找职工创新工作室和班组安全文化发展中出现问题破解之道并收获满满的论坛在武汉成功举办。
此次论坛收到论文105篇,其中有很多篇论文介绍了企业有理论、有实践、效果好、可供学习的经验;此次论坛意在寻找职工创新工作室和班组安全文化发展中出现问题的破解之道,而通过很多企业的成功实践找到了答案,即制度+创新。海尔集团公司致力于创新安全管理模式,专业深耕25年,结合国家科技兴安战略目标,聚焦科技安全领域的全新探索,从“有形的安全文化建设+有物的班组安全建设+AI信息数智化分析研判”为一体安全变革新动力。推进企业即人、创新即人、安全即人,发挥人的价值最大化,承接海尔人单合一运营管理模式衍生出了人区合一安全标准化体系,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安全管理新模式。
中国石化仪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将18个创新工作室组建成“劳模工匠创新联盟”,推动组织形态从“物理相加”向“化学相融”升级。构建并成功实践了以“创业、创新、创造价值”为核心的“三创”体系。并通过“学习给条件、培训给机会、创新给平台、成果给奖励、贡献给荣誉、进步给晋升”的“六给”激励机制,将创新能级从“单点突破”提升至“系统攻坚”。“十四五”以来,累计完成创新创效项目1020余项,其中跨工作室联合攻关项目68项,创造直接经济效益逾5800万元。更重要的是,联盟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实现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的跨越:累计获得专利授权46件,其中“高性能纤维”、“生物可降解材料”等领域的5项核心专利成功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将技术优势固化为持久的市场竞争力。
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党委书记、执行副会长兼省秘书长熊梦,中国工业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徐金宝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
熊梦在主旨发言时表示,工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建设制造强国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在这一波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如何充分激发亿万职工的创新创造活力,如何筑牢企业安全生产的铜墙铁壁,是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必须回答好的时代课题。因此,要立足国家战略全局,深刻认识凝聚创新动力、筑牢安全防线的极端重要性;把握内在逻辑,深刻理解职工创新工作室与班组安全文化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聚焦重点任务,对企业深入推进职工创新工作室和班组安全文化提出内在要求。熊梦强调,要建立健全支持创新工作室发展的长效机制,包括稳定的经费投入机制、开放的资源协同机制、科学的创新成果评价机制、有效的成果转化与应用推广机制、合理的激励奖励机制,以及必要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顾威)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