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深山里的乡村振兴故事

©原创 发表时间:2025-10-22 09:01
分享到:

大山造就了葫芦峪的美丽风景,也阻挡了山里人的视野,陡峭的山坡庄稼拒绝生长,乡村振兴在大山深处的葫芦峪,注定要爬坡过坎。

主动适应市场

“韩书记,来家吃饭吧,我给你做好吃的。”高桥村一组村民王素琴,看见驻村书记韩云鹤,忙迎上前去。

“谢谢,王姐。我媳妇来看我了,我得回去吃。”刚从生态示范果园回来的韩书记摆手说。“谁来了也得吃饭……”,那份纯朴的挽留,让韩书记想起了去年帮助王姐卖苹果的“小插曲”。临近腊月了,王姐的1万多斤苹果还堆在家里。有的苹果被冰雹打了,“满身伤疤”的苹果格外显眼。还有些存放久了,果皮上起了黑点,成了“病果”看上去让人生厌。水果收购商看一眼就走了,愁得她满嘴起了水泡。

王姐这样的果农村里不止一户,为了帮助果农把积压的苹果卖出去,韩书记通过“两委会”,组织成立了“苹果委员会”,启用了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组织村民注册了宁城县寒暑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组建苹果品控小组,制定统一选果标准,帮助老弱病残、劳动力不足的果农销售苹果。苹果品控小组的选果人员,在王姐家选出了6000斤标准果。看着剩下的4000多斤残次果,王姐情绪激动的说:“你们这么挑,这苹果不能卖了,你们都捯饬两遍了,苹果最怕伤手,剩下的更没人要了……”

高桥村是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西部的偏远山村,原名葫芦峪,为纪念抗日英雄高桥而更名。该村“七山二水一分田”粮食种植资源先天不足,村两委带领村民,利用山区优势种苹果解决了温饱问题。为了振兴乡村国家能源集团派韩云鹤驻村,他牢记领导嘱托,到村后召开支委会、入户走访,了解村里的实情,组织村“两委”共同谋划乡村振兴计划。从精挑细选苹果提高售价,转变果农销售观念。到建设生态示范果园,提升果品竞争力。计划逐项落地,村民得到了实惠,看到了希望。

滞销水果催生产业转型

果农邓义愁眉苦脸:“韩书记,这都要过年了,我家窖里的苹果和梨都要烂了,你给想个法儿吧。”韩书记知道村里有好几户都面临库存滞销。滞销水果卖给承德的果汁加工厂,每斤4毛,果农连一半的成本都收不回来。他脑袋里突然闪过一个想法,要是自己能加工果汁就好了。

果汁加工技术门槛高、投资大,对刚脱贫的高桥村是道迈不过去的坎。韩书记冥思苦想,想出“借鸡生蛋”的妙计。她四处奔走,最终与河北唐山一家果汁厂达成协议,采用先进的NFC(非浓缩还原汁)工艺为村里代加工。

2024年12月,村里积压的4吨苹果和12吨梨踏上了“探路之旅”。果农邓义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再不用愁果子烂窖里了!”王姐家挑剩下的残次果也有了销路。

2025年4月,“寒暑记”果汁包装设计出炉。5月,4000多箱苹果汁、梨汁完成灌装,20日进驻北京顺丰云仓线上销售,迅速成为“销冠”。23日,韩云鹤现身青海京东专场直播,订单纷至沓来。7月,“寒暑记”接连亮相“一乡一品”国际商品博览会和中国粮交会,在7月20日-30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寒暑记”果汁被指定为果汁提供商,再一次扩大了品牌知名度。

图为韩云鹤在“一乡一品”国际商品博览会推销果汁

7月30日至31日,中铁快运沈阳分公司的直播活动中,“寒暑记”果汁成功跻身平台“饮品销售榜”前三甲,提升了品牌曝光度,展示了“寒暑记”果汁实现“鲜行天下”的路径。小果汁带动苹果种植走向了大健康产业,高桥村周边和宁城县其它乡镇的果农都盼着韩书记帮他们卖苹果。

打通卡点助力特色产业

村民邓友拉着韩书记的手说:“多亏了你了,梁顶上的村民也吃上了井水,再也不用到河套里挑水吃了。还有你为村里修水泥路到处跑办,请北京大医院的大夫来村看病,大家伙一辈子也忘不了……”打井、请医生是为了村民健康,有了健康身体才能撸起袖子加油干,过上幸福生活。修路是为了方便运输,发展特色产业。

杨树洼和双庙村民组坑洼不平的土路,雨天泥泞不堪,秋收无法通车,是村民最头疼的事。他驻村后积极跑办,2025年春,杨树洼修通了连接村里主干道的水泥路。杨树洼的高山冷凉资源得到利用,村民郭东说:“这路修通了我心里也敞亮了,我种的高山冷凉菜能运出去了。”10月中旬双庙村民组的水泥路开始修建,果农张学军看着门前的路说:“这路修好后,我们的苹果就可以用车拉了,再也不用往下扛了。”

图为韩云鹤在修路现场了解施工情况

掉落的苹果启发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也启发了韩书记生出了苹果特色养殖的灵感,苹果膨大后遇大风会刮掉,成熟时密度大也会挤掉,采摘时不小心还会碰掉。落地果商品价值低,只能卖个白菜价。韩书记鼓励村民邓义和陈树龙,用落地果饲养溜达鸡和野生黑猪。客户得知此事后,都想尝尝吃苹果的鸡和猪。

图为邓义家的溜达鸡吃落地苹果

村民们以往都是单独采购苹果包装箱,如今韩书记联系了包装箱厂商,打通了团购渠道,包装箱价格每个比以前便宜了0.5元。

“寒暑记”果汁包装上“红色高桥村,山水葫芦峪”的字样,引发了消费者对这片红色热土与秀美山水的好奇。韩书记帮助陈树金办起了春赏花、夏戏水、秋采摘的高桥民宿,高桥村的红色旅游资源和自然风光释放出巨大的吸引力。陈树金见人就说:“咱们的跟上级要求一下,让韩书记在村里多干几年。”

2025年春,韩书记组织村民建设生态示范果园,推广农家肥+酵素绿色苹果种植技术,果农掌握了酵素制作、有机粪肥发酵技术。使用酵素和有机粪肥后,改善了土壤环境、促进了光合作用、调节了植物生理代谢。苹果树病害同比减少,果实颜色更鲜艳、均匀,糖度13.5由提高到14.9,口感由酸甜转变为甜酸,品质的提升赢得了客户青睐。果农尝到甜头后,纷纷夸赞韩书记有头脑。

图为韩云鹤在高桥村生态果园检测酵素苹果的糖度

图书漂流筑梦未来

一次公益组织帮助村里清理八苏台河岸边垃圾时,爱自然环保协会的志愿者们了解到了村里孩子的教育现状。提出在暑假组织城里的大学生志愿者,来村里辅导孩子写作业,引导孩子课外阅读。

韩书记深知大山阻挡了山里孩子的视野,乡村振兴,教育先行。20多名小学生分散在10余公里长的村里,暑假校车停发,村民接送孩子不方便。韩书记想自己开车早晚接送孩子,为孩子订午餐。为了让孩子们吃好,他自掏腰包买了1头有机黑猪。后来,村委会考虑的安全问题,此活动改为了线上指导,线下个别辅导。

协会在村里建立了高桥民宿、凤莲农家院、双庙村民组、尹玲商店4个图书漂流点,先期投放图书500多本。建立了高桥村图书漂流微信群,爱自然环保协会志愿者在线上指导家长和孩子亲子阅读,写读后感。

协会发展了本村大学生米丽丹和王雯静为志愿者,在家里解答孩子在暑假作业中遇到的难题,对于路途较远的尝试线上辅导。活动开展后,大多数家长没有积极性,韩书记建议搞有奖阅读。陆续有孩子参与,先后有10个孩子写了读后感,经过细心辅导,孩子掌握了读后感的写法。

山里的孩子们有了城里孩子同样的阅读资源,书籍带着他们走出了大山,相信他们今后会走的更远。

大山虽高,阻挡不了国家能源集团助推乡村振兴的脚步。大山虽深,阻拦不了驻村书记和村民们乡村振兴的脚步。

编辑:龚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