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了"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十四五"以来,山东政法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以高水平政法工作服务保障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山东省委政法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郭晓东在发布会上介绍,山东政法机关紧紧围绕"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着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山东、法治山东,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法保障。数据显示,全省社会治安群众满意度连续五年保持在98%以上,在全国工商联"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调查"中,山东连续四年入选营商环境最好十大省份。
一、筑牢安全稳定防线,平安山东建设迈上新台阶
山东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从更高起点谋划推动平安山东建设。东营、烟台、潍坊三市获评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全省136个县级综治中心全部实现"五有"和"五个规范化"目标,济南、青岛、烟台入选首批"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通过开展"云剑""鲁剑""昆仑""猎狐"等专项行动,全省共破获刑事案件68.9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75.7万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成效显著,2024年以来实现发案数、损失数"双下降",预警劝阻成功率高达99.99%。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持续深化,群众满意度连续四年位居全国前列。
二、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法治环境持续优化
山东大力推进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省委政法委组织开展"提升年"活动和专项检查,推动政法机关全面提升执法司法质效。省法院加强合议庭运行监管,累计收案1074.1万件、结案1030.2万件,审判执行质效走在全国前列。省检察院深化行刑衔接,6件案件入选全国典型案例。省公安厅健全执法监督管理机制,省司法厅在全国率先推出立案、听证、案件评查等制度,行政复议累计受理13.61万件。
三、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持续提升
山东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推动修改《山东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地方性法规330件、政府规章260件。建立健全政法机关服务民营经济发展工作机制,办理涉企案事件20863件,相关做法入选2025年全国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案例。
开展"鲁剑""金盾助企、知产护航"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经济、金融、知识产权等领域违法犯罪,指导16.8万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65万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法治保障机制不断完善,济南、青岛中央法务区涉外法务建设加快推进,国际仲裁院、国际商事法庭相继设立,打造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优选地。
四、深化政法改革,数字法治赋能现代化治理
山东出台全面深化政法改革规划,持续推进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完善法官、检察官遴选与惩戒机制,强化聘用制人员管理保障。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推进刑罚执行机制改革,加强减刑、假释等工作规范。
数字法治系统建设成效显著,制定《山东省政法数据资源共享管理办法(试行)》,推动55类579项数据全省共享,"政法大脑"汇聚数据9.68亿条,政法综治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
下一步,山东政法机关将继续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力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贡献更强政法力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