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6日,长江三星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证券交易所鸣锣开市,正式登陆资本市场!
成功登陆北交所后,长江能科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资本市场的资源整合与资金支持,加速业务布局与技术迭代。公司将继续深耕能源装备领域的技术优势,以全球化视野攀登产业高峰,在"双碳"战略指引下,书写能源装备国产化替代的新篇章,推动中国能源装备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迈出坚实步伐。
以技术破局引领行业变革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长江能科自成立以来始终聚焦能源化工专用设备的技术深耕与创新突破。公司构建了“三位一体”研发体系——江苏省重点企业研发机构、江苏省重质劣质原油预处理装备工程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协同发力,累计获得17项发明专利、46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科技成果获国际领先认证。
能源化工装备制造行业具有市场集中度低、中低端产品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的特点。公司凭借优秀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能力及多年积累的项目经验,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定位具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电脱设备市场,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拳头产品,在电脱设备领域形成了错位竞争优势,并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根据江苏省石化装备行业协会统计,2021年至2023年公司在电脱设备市场的占有率均位居国内第一。
在新能源赛道,公司展现强劲跨界能力。氢能设备方面,公司获得7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且有5项相关发明专利已进入实质审查阶段。在低碳环保领域,公司凭借丰富设计经验与大型压力容器制造能力,结合新型碳矿化CCUS技术,研制出钢渣固碳装置。在原油外输领域,公司将高压电场设计技术进行延伸运用,研发形成易凝高粘原油高压电场改性技术,以安全高效、绿色节能的方式有效解决原油生产和原油长距离输送中的流动保障问题。
全产业链布局构筑竞争护城河
长江能科的产品矩阵覆盖油气田设备、炼化设备、海洋工程设备及新能源设备四大领域,形成“上游开采—中游炼化—下游新能源”的全产业链布局。公司客户涵盖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延长石油、恒力石化、浙江石化、东方盛虹、裕龙石化等国内知名大型能源化工企业,以及伊拉克、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的能源化工企业。公司参与了包括浙江石化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二期)、广东石化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恒力石化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裕龙石化裕龙岛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中化泉州1,2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中科炼化1,000万吨/年一体化项目、华锦阿美1,5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等年产能在1,000万吨以上的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体现了公司的市场地位和竞争优势。
在国际市场,公司紧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产品远销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阿尔及利亚、尼日尔、伊拉克、巴西、乍得、哈萨克斯坦等二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公司获得了阿联酋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科威特原油公司、卡塔尔能源公司、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意大利油服集团塞班公司(Saipem)和英国派特法石油工程公司(Petrofac)等合格供应商资格。公司自成立以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能源建设项目,2025年3月公司香港子公司完成设立,未来公司拟于迪拜设立孙公司,重点布局中东地区,并以此为基础跟随“一带一路”战略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
长江能科的质量控制体系堪称行业标杆。公司持有A1、A2级压力容器设计和制造资质、GC1级压力管道安装资质,获得ASMEU/U2认证、NBBINB授权认证及四大船级社(BV/NK/DNVGL/LR)工厂认证,通过ISO9001/14001/45001三体系认证。
资本赋能驱动绿色转型
这种战略前瞻性源于对行业趋势的深刻洞察。随着工信部《“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落地,国内炼化项目加速“降油增化”转型,大型装备需求激增;全球范围内,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倒逼能源装备绿色升级。长江能科正以技术创新为引擎,质量体系为保障,全球化布局为抓手,在能源装备国产化的道路上加速奔跑。其上市不仅为企业注入资本活力,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专精特新企业的硬核实力——在电脱盐技术的“无人区”持续突破,在“双碳”赛道的跨界融合中开疆拓土,最终成就能源装备领域的“中国力量”。
站在北交所上市新起点,长江能科将依托资本市场资源整合与资金支持,加速业务布局与技术迭代。公司将继续深耕能源装备领域技术优势,以全球化视野攀登产业高峰,在“双碳”战略指引下,推动能源装备国产化替代,助力中国能源装备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迈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