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正当时,金秋时节结硕果。福建白云山采善堂制药有限公司挂牌暨广药白云山“12+1”中华老字号战略发布会近日在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举行,福建百年老字号“采善堂”正式加入广药集团中医药大健康版图,成为其旗下第13个中华老字号品牌。项目的落地,为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推进大健康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战略布局:双链驱动构建产业新生态
大健康产业是幸福产业、朝阳产业,是面向未来、潜力巨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成长引擎。
近年来,在龙岩市委、市政府的高位推动下,永定区将大健康产业确立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首位产业”,以“抓二产带一产促三产”为思路,全力推动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这一战略定位,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和区域合作机遇。2022年国家发改委明确广州与龙岩对口合作关系,使永定区能够借助粤港澳大湾区的资金、技术、人才和市场优势,加速本地资源整合与产业升级。
永定区为推进大健康产业发展,绘制完成了永定区大健康产业链图谱,并编制了《永定区大健康产业发展实施方案》,致力于培育两大高成长性细分产业链、完善两大特色产业体系。即,培育以广药集团为龙头的健康养生饮品产业链、以青橄榄公司为龙头的可降解材料产业链,完善健康农产品生产加工体系、文旅康养产业融合体系,着力构建涵盖医药保健、健康食品、健康用品、健康养生等领域的现代化大健康产业体系。
目前,永定区大健康产业以白云山采善堂、青橄榄为龙头,链上企业包含聚绅药业、福天食品、好日子、土楼农业、天子温泉、明德职专等大健康领域内的企业20余家,产业覆盖面广泛,主要集中在中草药种植与加工、健康饮品生产、可降解材料制造以及文旅康养等4大领域。2025年上半年,全区大健康产业实现产值22.7亿元,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龙头引领:广药进驻老字号焕发新生
广药集团拥有深厚的红色血脉,牢记国企社会责任,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决策部署,在龙岩市永定区建设了广药集团王老吉生产基地等项目。福建白云山采善堂项目,是广药集团助力闽粤合作走深走实的又一举措,生动诠释了“老区所需”与“企业所需”的密切结合、同频共振。
2025年2月,随着广药集团旗下王老吉药业4950万元战略注资到账、67%股权敲定,福建白云山采善堂为广药“老字号”的皇冠再添一颗璀璨明珠,广药集团“中华老字号”企业增加至13家,国家级省级非遗增加至12件,进一步丰富了中医药品牌文化底蕴。2025年7月,在“岭南中医药文化传承周”活动上,广药集团就宣布中医药老字号“12+1”矩阵新征程的开启。采善堂的“万应茶”非遗技艺正与王老吉的凉茶文化、陈李济的陈皮工艺相互交融,构成覆盖全产业链的“老字号”集群,共同编织出一幅绚丽的中医药文化画卷。
广药集团中医药“老字号”发展的丰富经验,将为采善堂的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借助广药白云山平台,永定采善堂的“万应茶”这一国家级非遗技艺得以与岭南中医药文化碰撞交流。品牌融合后,采善堂保留了原有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注入了广药白云山的创新理念和管理模式,使“老字号”焕发新生。
“永定区大健康产业以‘抓二产带一产促三产’为核心思路,通过精心布局产业生态,已培育规上关联企业25家,并重点打造两大细分产业链。”永定区发改局党组书记、局长廖荣华介绍。
党建赋能:组织引领,保障产业发展
党建强,产业兴,发展快。永定区注重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党建链引领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及时出台《永定区推进大健康产业链党建的若干措施》,围绕市委提出的“十个有”标准,突出组织聚链、人才强链、干部助链、创新延链四个方面,明确18项具体工作举措,将各类资源集中集聚到大健康产业发展上,全方位、全过程服务保障推动大健康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坚持高位推动,将大健康产业链党建工作列为区委区政府“一把手工程”,成立由区委书记、区政府区长任召集人的产业链党建工作专班,并建立产业链党建联席议事机制,由区政府分管副区长牵头负责,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大健康产业链发展中的困难问题,为培育、发展大健康全产业链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人才战略:专家智囊助力产业创新
产业发展,人才为先。永定区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得益于创新驱动战略和人才支撑体系的构建。在科技创新方面,永定区重点推动“研发在异地、转化在永定”的飞地模式,依托天河永定飞地园、福大永定飞地科技园、厦门字节跳动总部等平台实现技术引进与成果转化。这种创新模式使永定区能够突破地域限制,充分利用沿海发达地区的科技和人才资源,推动本地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加大人才引育力度,我们创新推出政策、专家、平台、创业‘四大礼包’,涵盖人才新政28条、创新聘任博士副总机制、发挥飞地科技平台作用、建立国家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等,为大健康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永定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剑斌说道。
2025年8月,永定区成立大健康产业链特聘专家团,汇聚行业顶尖力量,由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艳平担任团长,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福州大学食品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倪莉担任副团长,汇聚6名行业顶尖人才为核心成员。专家团将聚焦大健康产业链技术攻关、万应茶非遗技艺创新、产品配方优化、产业生态构建等关键领域,提供专业指导与智力支持,破解行业发展痛点,为白云山采善堂及永定区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智囊动力”。
产业协同:三元融合共享发展成果
“我们正以链式思维推动资源整合、技术赋能与跨域联动,促进大健康产业协同发展,最终实现集群增效与民生共富。”永定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卢权国信心满满地表示。
在中医药产业领域,最引人注目的是与广药集团的合作项目。广药王老吉(永定)生产基地于2024年12月正式投产,该项目总投资2.2亿元,从正式签约到开工兴建再到投产,用时仅一年,创造了“广龙合作速度”。2025年8月,福建白云山采善堂制药有限公司挂牌成立,下一步将重点推动中草药采购平台项目、中药材提取项目、万应茶产能提升项目等6个项目实施。比如,积极对接采芝林药业、王老吉药业等企业承接仙草、金银花、板蓝根等20个优势品种采购业务,带动药材整体销售规模;对接王老吉大健康研究院、厦门塔斯曼生物等机构,共同开拓灵芝固体饮料、甘草干姜汤、葛根金银花固体饮料等健康食品市场;联合乡镇党委规划仙草、巴戟天、灵芝、金毛狗蕨等道地药材连片种植基地,采用“公司+基地+农户”订单模式,充分带动农民种植,促进农民增收,并打通大健康饮品产业上游渠道;开发“中药材研学旅游线路”,串联种植基地、加工中心、非遗工坊,推动三产融合。
在可降解材料产业方面,永定区以龙岩市青橄榄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依托福建丰富的竹木资源,打造从竹木制浆到可降解成品的全产业链,力争成为最具成本优势的百亿级可降解产品生产基地。
在文旅康养产业方面,永定区凭借独特的世界文化遗产客家土楼文化和生态自然景观,大力发展健康旅游产业。推动“世遗文化+生态休闲+全民健身”融合发展,形成“世遗康养谷”特色功能区;促进“水上运动+垂钓休闲+生态康养”协同发展,构建“龙湖静心湾”功能板块;推进“中医养生+药膳美食+康体疗养”有机结合,打造“康养会客厅”服务体系。2025年上半年,全区累计接待游客504.72万人次、同比增长11.0%,游客旅游花费52.74亿元、同比增长15.2%。
此外,永定区还积极推进乡村振兴与健康产业融合发展。聚焦“五个优势种养区”产出,以省级现代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园为主要载体,重点发展永定六月红早熟芋、永定菜干、永定红柿、永定柿饼、肉牛、肉猪、永定泡鸭爪、山茶油等特色产品及其系列产品,延伸产业链条。龙潭镇蝴蝶兰产业园带动2000余名村民就业,村集体年增收超50万元;下洋镇国家级肉牛产业强镇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1亿元;永定“六月红”早熟芋获评2024年度“福建名牌农产品”。这些项目,充分体现了大健康产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结合。
大健康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民生保障的改善。在医疗领域,永定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结核病防治“三位一体”医防融合新模式获全省推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一院五部八中心”运行体系让患者就医更便捷。在养老领域,完成209户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为16740名老年人缴交“银龄安康”保险费33.48万元。这些民生改善措施,与大健康产业发展形成了良性互动。(文/刘永良图/龚欣)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