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情帮扶,用心驻村——山东省寿光市驻村第一书记攻坚记

发表时间:2025-09-30 17:24
分享到:

“路通了,再也不愁出行难的问题了。”在山东省寿光市营里镇南王家庄子村刚通车的800米进出村主干道上,村民们站在崭新的道路上,话语里满是欢喜。这条让村民盼了许久的主干道顺利通车,背后是驻村第一书记王兰江半年多的奔走协调——从逐户征求意见到与村“两委”反复打磨方案,再到争取40万元帮扶资金,他用脚步把“民生事”踩成了“放心事”。

寿光市营里镇南王家庄子村驻村第一书记王兰江在村庄主干道施工现场

在寿光的乡村田野间,像王兰江这样的驻村第一书记还有许多。2023年11月,寿光向各镇街多个村选派第一书记,他们带着组织的嘱托从机关走向乡村,把“办公室”搬到田间地头,驻村帮扶以来,这批第一书记已为派驻村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83名、发展党员53名,争取各类帮扶资金1550多万元,培育产业项目21个,整修道路56公里,安装路灯700余盏,用一件件民生实事,赢得了群众的真心点赞。

寿光市文家街道东河村驻村第一书记张连耕为村里送来帮扶物资

作为第一书记,协助村党支部书记,带好“两委”班子,引进优秀人才,培育储备村级后备力量,把支部建成坚强的战斗堡垒,是他们的主要任务之一。“帮助基层党组织吸纳更多优秀人才加入,是优化党员队伍结构的重要抓手,也能激发基层党建活力,推动乡村振兴。”驻村以来,文家街道台柳庄村第一书记郭承波把建强村党组织作为驻村工作的“先手棋”。

初到台柳庄村,他发现村里存在村干部老龄化、后备力量薄弱等问题,便把“强支部、育人才”作为突破口。每月主题党日,他都会组织党员重温入党誓词,用庄严的仪式感唤醒党员初心。他通过座谈会、入户走访等方式,精准掌握党员思想动态,针对性开展党课教学。针对后备力量不足的问题,他主动与村里的返乡青年、致富能手谈心交流,引导优秀青年向党组织靠拢。如今,台柳庄村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显著提升。

“村里的老水表有问题,收费时家家户户有意见;电线不规整,一到用电高峰就担心安全。”古城街道后王村第一书记刘丽霞刚驻村时,村民们反映的问题集中在用水用电上。她当即定下“三个第一”工作法:第一时间向街道包靠领导、社区书记请教,摸清村情底数;第一周与村“两委”成员逐一座谈,梳理症结所在;第一个月走遍全村464户村民,收集到47条意见建议。针对村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她多次对接有关单位,最终协调整合资金36万元,于2024年10月完成全村510块智能水表改造,不仅解决了水费收缴难的问题,还为村民节省了用水成本。今年,她又争取到46万元资金,启动电网改造工程,历时2个月完成全村低压线路绝缘化改造,更换电表605块,让村民用上了“放心电”。

寿光市古城街道后王村第一书记刘丽霞为村庄进行智能水表改造

“来到村里,就踏踏实实干点事。”这是寿光所有驻村第一书记的共识。在道路通车后,王兰江又忙着对接农业技术专家,延伸产业发展链条,帮助村民拓宽增收渠道;刘丽霞计划帮助帮扶村整合多处零散的蔬菜销售市场,建设一处高标准化蔬菜专业合作社;郭承波争取帮扶资金10多万元,对村内2500平方米道路进行硬化罩油,对村“两委”办公室进行改造,完善了村内基础设施……

从道路硬化到电网改造,从支部建设到产业培育,寿光的驻村第一书记们始终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把乡村振兴的责任扛在肩上,他们以行动践行使命,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激活乡村内生动力,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书写着乡村全面振兴的精彩篇章。

(慈凤江文/图)

编辑:龚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