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省娄烦县官庄村全面推进“艺术乡建——丹青绘振兴”墙绘项目,以长达300米的主题墙绘为载体,深入践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落实文化和旅游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工作部署。该项目以艺术创作为媒介,激活乡村文化资源,培育文旅融合新业态,是文化产业赋能乡村发展的创新实践。本次,由文化和旅游部科教司指导、全国文化艺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山东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江苏省戏剧学校、太原师范学院、河南艺术职业学院、扬州文化艺术学校五所高校共同参与,55名师生投入创作,历时两个月,于9月中旬圆满完工。
四区一轴,绘出乡村新图景
本次墙绘创作共分为四大主题区,围绕官庄村文化底蕴与地域特色展开。
【历史古迹主题区】由太原师范学院设计绘制。实践队在8月26日至9月1日期间,将汾河水库的碧波、高君宇故居的风貌、云顶山的葱郁、花果山的历史等元素融入画作,生动再现官庄村自1958年因支援汾河水库建设整村搬迁的感人历程,也融入了太原人民对于以官庄村为代表的娄烦人民舍小家为大家、无私奉献的感激之情。师生们通过勾勒线条、调配色彩,墙面呈现出“一库清水润三晋”的壮阔、红色先辈的奋斗身影与山林生态的生机,创作中还巧妙利用原有墙面结构和门框,将其有机融入画面情节;并通过立体打印等创新方式,将高君宇同志为革命奔走的红色故事栩栩如生地呈现于墙上,极大增强了视觉叙事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整幅作品深刻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成功唤起村民对红色基因与家乡历史的集体记忆。




【大圣故里主题区】由江苏省戏剧学校师生创作完成,2025年8月,学校师生跨越1100余公里奔赴官庄村。娄烦县作为“大圣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与江苏连云港花果山共承孙悟空文化脉络。师生团队巧妙融合两地文化元素,以“国风动漫+水墨丹青”的艺术手法,打造出具有高辨识度和传播力的西游文化景观。画面中既保留娄烦黄土高原的地貌纹理与农耕符号,又引入花果山的青绿山水色调和经典神话意象,创新塑造“农耕悟空”形象——肩扛金箍棒、手捧玉米,背景融入云顶山云雾与杂粮田景致,部分利用电线杆作“金箍棒”装置,增强神话氛围与互动感。创作团队不仅塑造了传统悟空形象,更创新融入现代“甜酷”风格,一系列生动可爱、兼具传统与时尚感的悟空形象深受孩子们喜爱,引来众多游客和村民打卡留念,成村里一道兼具文化内涵与网红效应的风景线。





【非遗文化主题区】由山东文化艺术职业学院统筹执行。2025年8月,该院数字创意与传播系、空间艺术与文化遗产系组建“乡村振兴促进”重点团队奔赴官庄村,开展此次墙绘。内容涵盖木版画制作、唢呐锣鼓表演、面塑花馍、刺绣纹样等非遗项目,结合木版画特征进行镂空设计;另设线稿填色区,鼓励村里小朋友们一起参与绘制春耕秋收、赶集、村晚等生活场景,真正实现“共绘共创”。师生们还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艺术创作,捕捉当地拙朴生活场景和独特的文化元素,用多元材料和形式让设计图稿讲述新时代乡村故事。


【红色党建主题区】由河南艺术职业学院与扬州文化艺术学校联合完成。8月29日,河南艺术职业学院校团委、美术学院组织师生实践团队,奔赴娄烦县开展了为期10天的主题实践活动。墙绘以红色党建精神、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以及以时间轴形式呈现2015–2025年间文旅部帮扶官庄村的重要事件,包括修缮村委会、物资支援、非遗过大年、民俗展室设立、官庄小学改造、直播间建设、妇女锣鼓队成立、文化课堂进乡村等,全面展示党建引领下的帮扶成果与乡村振兴新貌。师生们细致刻画村庄新貌,从崭新的民居、丰富的文化生活,到村民们幸福的笑脸,每一笔都饱含着对乡村发展的赞美。


美育播种,童心共绘家乡情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墙绘不仅是艺术创作,更是一场深入乡村的美育实践。山东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师生在创作之余,开设乡村美育课堂,带领当地留守儿童共同绘画,引导他们用笔触描绘家乡、表达自我。许多孩子表示:“这个暑假从来没有这么开心过”“比在家玩游戏更有意义”。
更让人感动的是,村里特意将这条巷子最核心的十字路口位置留给了孩子们的作品。那一面面绘满童真想象的墙壁,不仅成为官庄村一道温情的风景,墙上寓意深远的大小手印图案,更象征着师生与村民共同托举希望、守护童心。
“文化自信,要从娃娃抓起。”正如驻村书记所言,今日让儿童执笔绘家乡,正是为了在他们心中埋下热爱故土的种子。将来无论他们飞得多高、走得多远,一旦回家,看到自己曾经亲手画下的图景,都能自豪地说:“这是我为家乡画的!”这份荣誉感和归属感,必将成为连系他们与故乡的精神纽带,激励更多孩子长大后返回家乡、建设家乡。用艺术播种,以乡情育人,这正是美育赋能乡村振兴的深层意义。



艺术赋能,文化兴村开新篇
文化和旅游部驻村第一书记刘杏琪表示,此次活动旨在通过“艺术介入乡村”的方式,将党建精神、红色基因、非遗传承等元素有机融入村容村貌,提升环境品质、增强文化自信、传播文明风尚,是“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一次生动实践。她指出,墙绘不仅是景观,更是“解读这片土地的密钥”,连接自然与人文、历史与未来。
“同时,大学生们的到来,也让村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刘杏琪笑着说,“村里孩子悄悄告诉我,‘这些大哥哥大姐姐可好啦,不但教我们画画,还陪我们一起玩游戏!’小乡村一下子热闹起来了,我也特别开心,好久没见到村里的孩子们这样释放自己的天性了,这一定是个让他们难忘的暑假。”

如今,官庄村以往单调的墙面已成为色彩斑斓、叙事丰富的“文化长廊”,吸引众多访客驻足观看,成为娄烦县文旅融合的新名片。村民们也在参与共创的过程中,增强了对家乡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随着墙绘项目的圆满落幕,娄烦县人民政府于9月10日为参与高校颁发荣誉证书,表彰其在乡村振兴与艺术乡建中的突出贡献。未来,娄烦县将继续深化“文旅融合促振兴”路径,让艺术真正成为赋能乡村发展、点亮百姓生活的重要力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