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融“活水”淌进田,大红“锦旗”送上门

©原创 发表时间:2025-09-28 10:39
分享到:

金秋时节,永兴县鲤鱼塘镇的百亩稻田翻涌着金色波浪。9月25日一大早,58岁的老粮农曾永阳手持一面绣着“沪农商上门办贷雪中送炭,老粮农扩大生产喜奔小康”的锦旗,径直走进了永兴沪农商村镇银行大门。这面锦旗,不仅真切见证着这家村镇银行与一位老农四年的深厚情谊,更直观彰显着金融“活水”精准滋养“三农”的感人故事。

土生土长的曾永阳,与鲤鱼塘镇的土地扎扎实实相伴已有44个春秋。从少年时跟着父辈学插秧,到如今近花甲之年,他始终将心血勤恳倾注在这片田野上,严格遵循着“清明播种,谷雨插秧,小满追肥,处暑收割”的农事规律,成了当地公认的种粮能手。2022年,永兴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稳步推进,让曾永阳看到了农业现代化转型的契机。他果断承包邻村100多亩农田,打算在花甲之年开启规模经营新征程,可购置农机设备的资金缺口,成了切实横亘在梦想前的难题。

正当曾永阳为资金辗转难眠时,永兴沪农商村镇银行业务二队团队长邝振华在一次周例会上偶然得知了他的实际困境。“这正是我们要精准服务的对象。”邝振华当即决定带队开展实地调研。当天下午,邝振华带着团队成员直奔田间地头,没有程式化接待,没有办公室寒暄,他们一行3人卷起裤脚走进稻田,细致察看秧苗长势,分头具体了解种植计划、土地流转手续和农户信用情况。这种“接地气”的调研,让曾永阳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与实在诚意。更让他惊喜的是,经邝振华与团队成员现场走访和调查,当即决定为他提供7万元授信支持,期限三年,还实际执行优惠利率。“他们真懂农民的需求,”曾永阳至今记得,“这笔无需抵押的贷款,切实解了我的燃眉之急。”

在助力传统产业向产业化、现代化发展上,尤其为农户纾困解难上,永兴沪农商村镇银行党支部书记、董事长廖洪剑始终聚焦于此。他表示:“金融活水要流得准、流得透,就得把根系扎实扎在田间地头,让每一分信贷都能真正帮到需要的农户。”

随着曾永阳种植规模的扩大,永兴沪农商村镇银行的金融服务也在持续实际升级。邝振华和他的团队成员成了田间常客,每年春耕时节主动上门办理续贷,还根据实际需求适时增加授信额度。

近四年来,该行累计为曾永阳提供了20多万元信贷资金的支持,有效助力他从传统农户转型为现代化农业经营者。2024年当地遭遇罕见水灾时,邝振华与其团队成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及时办理续贷,帮他顺利渡过难关。这种超越常规金融服务的暖心陪伴,尽显普惠金融的真实温度与情怀。

如今,曾永阳的百亩稻田已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金秋时节的大型收割场景,成了当地现代农业的真切亮丽风景线。“有永兴沪农商村镇银行的支持,我还要继续干下去,带着更多乡亲踏实奔小康!”望着丰收景象,他信心满满。

这面锦旗背后的故事,是永兴沪农商村镇银行深耕“三农”金融服务的真实缩影。截至9月25日,该行累计发放涉农贷款约20.7亿元,在全县16个乡镇街道设立金融服务网格员,实际实现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该行党支部书记、董事长廖洪剑对此说道:“农户送来的锦旗,是对我们金融服务最鲜活的实际认可,也让我们更坚定要把‘巧输出’做深做实,让金融活水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有效助推器。”“曾永阳的锦旗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实际肯定,”团队长邝振华业表示说道,“未来我们会继续深化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劲的实际金融动力。”

在阳光的照耀下,金色稻穗随风轻曳,诉说着这个秋天的丰收与美好。永兴沪农商村镇银行行长谭嵩接过曾永阳手中的锦旗,他感慨道:“这面锦旗沉甸甸的,是农户对我们的真实信任,更是一份实际责任,提醒我们金融服务要始终跟着农时走、围着农户转。”他又说:“能让老曾这样的种粮人踏实干事、收获幸福,就是我们金融‘活水’流对了方向、出对了实际力气。”当普惠金融的活水切实浸润希望田野,银农间的鱼水情深,正扎实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何汝晓)

编辑:龚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