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上午,CISMA2025国际合作发展论坛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名誉会长何烨,中国缝制机械协会理事长杨晓京、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戟、中国服装协会专职副会长焦培、日本缝制机械工业会秘书长内藤智、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副理事长吴吉灵、杰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邱杨友、法国力克集团产品营销经理InèsCauseret以及台湾缝制机械工业同业公会、新北市针车商业同业公会、广东、福建、江苏、深圳等地方行业协会商会负责人,协会市场工作委员会成员、CISMA2025参展企业代表、国内外骨干经销商代表、新闻媒体代表共70余人参加了论坛。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市场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缝制设备商会常务副会长邵力世主持了论坛。
这是一场汇聚全球缝制机械行业各主要市场高层领袖、制造与商贸精英的高端会议,也是激发思想碰撞、凝聚行业共识的重要平台。作为全球缝制机械领域高层交流与协会国际合作的关键载体,CISMA2025国际合作发展论坛以“坚持开放包容,携手创新发展”为主题,特邀国际行业协会、全球领军企业及权威专家共聚一堂,聚焦全球鞋服产业链的深度调整与重塑,深入探讨行业新趋势、新机遇与新格局。论坛重点围绕全球缝制机械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走向展开深入交流与研判,聚焦智能化时代如何深化国际合作、构建更具韧性且可持续的产业新生态等关键议题,旨在推动全球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杨晓京理事长在主旨发言中分享了我国缝制机械行业在新的发展格局下所取得的成果,对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焦培副会长、吴吉灵副理事长、内藤智秘书长分别对全球服装产业格局和我国服装发展、中国缝机内外市场变化、缝机制造商行业互联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分享。力克、杰克负责人围绕服装企业转型与缝制设备发展机遇、缝机企业出海策略进行精彩发言。
杨晓京理事长代表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对参加论坛的代表与展会来宾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缝制机械是支撑服装、箱包、鞋帽、家纺乃至汽车等产业发展的关键装备。维系着下游5.7万亿美元产值、超1亿产业工人与爱好者的生存与发展,是连接市场、融合产业、促进创新、沟通文化的重要力量,更是推动全球经济、维护社会稳定、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引擎。
杨理事长指出,近年来,伴随用户需求变化与科技进步,中国缝制机械行业积极推动转型升级:一是坚持需求导向,推动产品创新。积极适应用户行业个性定制、小单快反新需求,加强有针对性的产品研发,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二是坚持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创新。在巩固传统应用领域的同时,不断拓展汽车内饰、医疗健康、智能家居、户外用品、产业用纺织品等新兴领域的定制化开发和整厂解决方案;推动信息技术、AI技术、机器人技术在行业中的应用。三是坚持对外开拓,推动市场创新。拓宽国际化视野,培育国际化团队,提升国际化能力,在印度、越南、美国、孟加拉、土耳其等传统市场的基础上,不断开拓东南亚、南亚、俄罗斯、中亚、中南美、中东、北非等新兴市场。四是坚持合作共赢,推动协同创新。不断强化整零分工协作关系、基础保障关系,制造企业与商贸企业的市场协同关系、服务支持关系;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升产业链的整体效率。
杨理事长强调,当前,世界正处于变革之中,行业也面临新一轮调整。如何携手共进,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应对全球挑战,他提出了三点倡议:
一、聚焦新质,打造协同创新新优势。加强关键技术合作,突破运动控制、智能传感、机器人缝制等瓶颈,推动国际标准共建,构建产学研用协同机制。
二、聚焦转型,拓展产业升级新模式。推动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和绿色制造,促进数字化转型,拓展定制化与集成服务,实现科技向善、可持续发展。
三、聚焦发展,培育合作共赢新体系。坚持开放融合,加强横向纵向联合,搭建全球信息共享平台,优化产业链协同,共筑行业生态。
全球缝机行业最关切的,莫过于各细分市场的最新走势与上下游环境的瞬息万变。CISMA2025国际合作发展论坛正为此而生:一场跨越国界的“圆桌”,让协会、企业、专家在同一时空“零时差”对话。与会代表普遍认为,论坛把散落于世界各地的碎片化信息汇聚成“一张图”,既精准把脉合作风向,又第一时间锁定潜在商机;在新的产业格局下,它不仅是思想碰撞的“加速器”,更是成果落地的“转化器”,必将为缝制机械全产业链带来可量化、可持续、可复制的深远价值。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