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的创新发展推动工程材料的变革,反之,工程材料的创新能力直接影响制造业的发展水平。中国以智能汽车、消费电子为代表的产业创新正在重塑市场格局,这推动着中国正成为全球工程材料创新的重要一极。
9月23日,恩骅力(Envalior)首个以中国为核心、辐射亚洲的战略枢纽——上海虹桥办公室暨恩骅力体验共创中心开业。恩骅力亚太区总裁兼亚太区商务总监张振宇表示,(对工程材料的)需求高度多样性、响应极致快速化是中国企业两大核心需求。
他指出,中国是生产制造强国、大国,不同行业、不同场景下的定制化需求差异显著,对材料及解决方案的适配性提出更高要求,且远要比任何一个国家复杂得多。在电子行业,客户对“快速响应”的诉求非常突出,如今这一需求已延伸至汽车行业,随着汽车行业的研发周期急剧缩短,客户对合作企业的交付效率、技术支持速度要求进一步提升。
中国是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浪潮的重要参与力量。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的数据,今年1月至4月,中国新能源车占全球市场份额达68%。同时,中国的增长模式也正在向高质量、可持续转变。作为基础性产业,化工连接并助力能源及各类基础原料及下游细分行业,在塑造新质生产力方面大有可为。
新揭幕的“上海虹桥办公室暨恩骅力体验共创中心”以“材料+场景”的沉浸式体验为核心,结合前沿材料样品与数据演示,直观呈现恩骅力“客户为先”的创新理念。该中心集中展示了恩骅力在新能源汽车、电子电气、消费品等核心领域的硬核创新成果:从保障极端环境下安全可靠的高压连接器材料,到显著减重提升能效的轻量化部件解决方案,再到基于中国客户具体痛点共同开发的定制化应用案例。
张振宇表示:“我们通过体验共创中心,结合后台的敏捷运营体系,将客户反馈、市场需求直接融入前端研发与解决方案设计流程,通过概念验证、模型制造和快速原型设计,实现更紧密的协同,来推动特性材料的创新。”
上海亿泊材料应用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郑亮表示,“非常认可恩骅力‘客户需求前置’的响应力——从定制特种材料配方到解决量产工艺难题,总能快速匹配资源。体验共创中心的落地将是更直接的共创路径”。上海华长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上野浩史则“相信恩骅力体验共创中心的落地能带来新的合作机遇”。
恩骅力是全球可持续与高性能工程材料制造商,始终以“绿色创新”为核心使命,致力于研发更智能、安全、轻量化、耐用的材料,帮助客户显著降低时间成本、投入风险及产品碳足迹。基于“全球布局、本地深耕”的运营策略,该司在全球设有18个生产基地和14个研发中心,在中国,恩骅力在上海、江苏、浙江、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等多个地区拥有工厂、研发中心、零部件测试中心。
在全球,绿色可持续、个性化定制、数字化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线,也是工程材料创新的实践方向。
虽然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对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有所不同,但恩骅力特种材料事业部执行副总裁米灵娜(CarolineMitterlehner)认为,这(工程材料)有几个共性,第一,产品需要有很高的耐久性,这是作为绿色产品的首要特性。第二,能够满足高效的生产。第三,给客户低成本的解决方案。第四它能够是生物基的,也是低碳的。
恩骅力全球高性能材料事业部执行副总裁习瑟柏(ChristopheCazabeau)指出,恩骅力特定的生物基解决方案会考虑到可持续,所以在开发材料时,能够根据客户的要求和产品需求进行定制化生产,从而满足他们不同应用场景的需要。当然,不仅仅是来自客户的需求,恩骅力资深在产品研发时也设定了目标,即从2024-2030年,公司承诺将会减少35%的碳排放。
在定制化方面,恩骅力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产品和材料的开发,并且是在中国本地。例如,从油车到电车,材料需求产生巨大变化,如高压、CTI等方面,恩骅力针对中国市场提供无卤阻燃PBT,它包含了高压尼龙,这些材料的创新正是基于应用创新研发出来的,更重要的是能够适用于不同的行业如数据中心、机器人等领域。
谈到数字生命周期的追溯,张振宇表示,目前公司最常使用生命周期评估LCA方法,向客户提供材料碳足迹的相对准确透明的数据。这涉及产品设计、制造和报废等环节,可以降低碳成本和满足合规合持续性要求。
当下,手机、连接器、电动车、机器人、低空经济、数据中心等,越来越多的创新发生在中国。恩骅力体验共创中心将依托这些创新,聚焦产品研发、关注制造过程和总体评估,打造一个多方参与的开放式平台。
他强调,“恩骅力希望利用全球的资源池和中国的敏捷度,以中国的速度驱动亚洲创新。我们计划快速复制在中国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材料、绿色复合材料等领域的成功经验至越南、印度等新兴市场。通过强化区域供应链协同与开放技术共享平台,加速亚洲市场一体化进程。”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