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凉山州越西县书古镇木牛觉村的群山环抱中,有一处名为"五指泉"(又名"诗瑟依朵")的神奇水域,它不仅是滋养一方百姓的生命之源,更是承载着彝族毕摩文化厚重历史的活态遗产,现如今更是木牛觉村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这泓清泉因彝族历史上著名的大毕摩阿苏拉者与其女儿拉者诗瑟的传说而闻名,传说,泉水从阿苏拉者"五指插地"的神奇瞬间涌出,至今已流淌了数百年,见证了木牛觉村彝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正在成为书古镇木牛觉村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神圣起源:“相传,大毕摩阿苏拉者与其女儿拉者诗瑟行至我们村这个地方时,烈日当空,口渴难耐。阿苏拉者环顾四周却不见水源,情急之下,他以毕摩的神圣法力,将五指插入干燥的土地。奇迹随即发生——一股清冽的泉水从五指插入处汩汩涌出。父女俩畅饮甘泉后继续前行,而泉眼却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上。”木牛觉村村书记吉木为哈日向我们说起这个传说。这眼被命名为"诗瑟依朵"(意为"诗瑟饮水的山泉")的泉水,不仅解除了阿苏拉者的旅途干渴,之后更成为此地彝族民众心中的圣泉。
阿苏拉者作为彝族历史上最负盛名的毕摩宗师之一,其生平事迹与宗教贡献在彝族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毕摩是彝族传统社会中的祭司、经师和智者,承担着沟通人神、传承文化的重要角色。阿苏拉者的传说与木牛觉村五指泉的神迹相结合,使这处水源超越了单纯的地理概念,成为承载彝族宗教信仰、宇宙观和价值观的文化符号。在当地彝族民众心中,五指泉不仅是自然水源,更是毕摩法力的物质显现,是连接凡人与神灵的神圣通道。
(图片说明:冬季的五指泉)
历史变迁—从圣泉到乡村振兴的见证
随着时间推移,五指泉的泉眼逐渐演变为今天的池塘形态,但其神圣性始终未减。在木牛觉村村民的记忆中,五指泉一直是村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日常饮用水源,泉水清澈甘甜,即使在干旱季节也从未干涸,被村民视为阿苏拉者法力持续护佑的明证。进入21世纪,在乡村振兴的伟大进程中,五指泉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木牛觉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立足本地资源,以创新思维将这一文化遗产转化为发展动力,利用五指泉形成的天然池塘发展起高山冷水鱼养殖产业,2024年更是投入2万七千尾鲤鱼和鲫鱼鱼苗,预计26年可增收集体经济4万余元。这一举措不仅保护了泉水资源,更通过特色养殖为村集体经济注入了活力,成为乡村振兴中的典型案例。清澈的泉水中游弋的高山冷水鱼,既延续了五指泉的生命力,也承载着村民增收致富的希望。
当代价值—文化赋能与文旅融合的新地标
木牛觉村五指泉及其相关传说是彝族毕摩文化的珍贵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开发潜力。下一步木牛觉村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将对泉水周边环境进行科学保护,深入考证其与阿苏拉者生平的联系,通过历史文化赋能实现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五指泉的保护与开发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作为阿苏拉者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五指泉有望被打造成书古镇的文旅新地标,与"三苏文化"形成多元文化协同发展的格局。通过科学规划,这里可以建设成为集毕摩文化展示、非遗体验、生态旅游为一体的文化综合体。游客在此不仅能观赏自然美景,钓鱼,更能深入了解彝族毕摩文化的精髓,体验"五指插地、清泉涌出"的神话意境。
(图片说明:鱼塘中养殖的成群鱼苗)
(木牛觉村驻村工作队蒲袁锐文/图)
从圣泉到鱼塘,再到未来的文化旅游地标,五指泉的变迁史正是木牛觉村乃至整个彝族地区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缩影。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五指泉正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自然资源,为木牛觉村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当清泉继续流淌,它不仅滋润着这片土地,更将彝族毕摩文化的智慧与精神传递给后代,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的文化纽带。五指泉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文化遗产保护不是将其束之高阁,而是让它在当代生活中焕发新生。当古老传说与现代发展相遇,当神圣信仰与经济民生结合,五指泉这样的文化景观就能成为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既守护民族的精神家园,又开创美好的现实生活。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