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5国际仿真大会发布《仿真科学与技术十大前沿问题》

©原创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发表时间:2025-09-22 20:12
分享到:

仿真技术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第三种手段,正在重塑各行业的DNA。仿真技术采用各种模拟仿真手段,模拟现实世界的事物,为人类的生活、生产服务,今天,仿真更加成为连接科学问题、工程实践与产业创新的关键纽带。

2025年9月20-21日,主题为“智能仿真与数据治理”的2025国际仿真大会(GloSim2025)在杭州市北京市航空航天大学国际创新研究院举行,会上发布《仿真科学与技术十大前沿问题》,涉及仿真理论、生命科学仿真、工业仿真与数字孪生、AI+仿真、物质科学仿真、电子设计仿真、社会仿真等不同层面。

例如,在仿真理论层面,面向多物理场、跨尺度耦合系统,如何建立统一的建模—耦合—验证范式?在工业仿真与数字孪生层面,如何在异构硬件上实现大型复杂装备的高保真“准实时/实时”整机仿真?在AI+仿真层面,大模型能否成为可泛化的“世界模型”,在物理系统中实现可解释、可外推的建模与推演?

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沁平、亚洲仿真联盟理事长张霖、中国工业合作协会秘书长田玉萍、国际数学联盟前副主席、巴西国家理论与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马塞洛·维亚纳、北航杭州国际创新研究院院长董卓宁、天目山实验室执行主任戴彬、达索系统大中华区SIMULIA仿真技术总监白锐、华大九天研发副总周振亚一同上台共同见证《仿真科学与技术十大前沿问题》发布仪式。

据悉,《仿真科学与技术十大前沿问题》来自中国、新加坡、法国等8个国家地区的顶级团队提供的前沿问题,经过多轮提名与多轮评审,覆盖多尺度、多物理耦合到高可信数据融合,从面向产业的实施大规模仿真到安全可验证与可治理的仿真体系等方向。

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沁平表示,《仿真科学与技术十大前沿问题》并非是罗列热点问题,而是在回答“三个根本”的命题:1.什么问题最能代表复杂系统的关键不确定性;2.什么问题的突破将显著缩短从模型到应用的转化路径;3.什么问题需要跨学科共建的全栈能力,从数据与计算到模型与验证。

他指出,关于仿真科学与技术的未来发展,相关各方已达成三点共识:一是以问题牵引能力建设,围绕问题形成开源基准、验证协议与工程试验场,推动可复验与可对比。二是协同促进突破,学界与产业界共同定义需求侧场景,形成模型算力、数据标准的闭环。三是开放汇聚生态,鼓励不同范式、物理模型、数据驱动与神经算子在统一验证框架下协同迭代,面向可信与高效。

“问题的发布不是终点,而是一个起点,是面向未来的一次集结号。我们期待与全球伙伴携手,把十大问题转化为十大进展。”赵沁平说。

2025国际仿真大会(GloSim2025)由亚洲仿真联盟(ASIASIM)主办,杭州市北京市航空航天大学国际创新研究院、北京中际国创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工业合作协会仿真技术产业分会联合承办,中国仿真学会、日本仿真学会、韩国仿真学会、欧洲仿真联盟及中国工业合作协会等共同协办。(龚联)


编辑:龚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