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
9月18日,在国家数据局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数据局新闻发言人、政策和规划司副司长栾婕表示,自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启动建设以来,已初步形成“三个一批”重要进展——落地一批创新改革举措、打造一批可复制推广经验、解决一批数据价值释放痛点。各试验区立足本地实际,在制度创新、场景开拓与生态培育等方面积极破局,为全国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
“三个一批”擘画发展新路径
栾婕提到,国家数据局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的重点和取得的初步进展。总体而言,可以概括为“三个一批”。
落地一批创新性强的改革举措。试验区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是通过大胆改革和先行先试,探索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新路径。各试验区大胆闯、积极试,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比如,浙江杭州创新推出“改革沙盒”,探索数据创新容错机制,激发产业活力;温州建立三段式合规评审模式,营造安全可信、可预期的数据流通环境,破解数据交易信任不足的困境。“下一步,我们将支持试验区在更多领域开展先行先试,在推进数据市场化价值化上探索出更多新做法。”栾婕说。
打造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做法。试验区建设重点是要发挥地方示范带动作用,推动“一地创新,全国推广”。各试验区因地制宜,立足产业基础、区位优势,积极探索,涌现出一些典型案例。比如,湖南依托文化产业优势,充分发挥数据在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中的作用,助力打造世界级音视频产业集群,探索数据赋能产业发展的“湖南经验”。河南在交通物流、医疗健康等领域探索了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典型做法。栾婕表示,下一步,将支持地方因地制宜加强试验探索,打造更多可感可及的应用场景。
解决一批数据价值释放的痛点问题。国家数据局成立以来,坚持问题导向,加快推进数据产权、市场交易、安全治理等制度建设,破解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中的痛点问题。各试验区积极开展先行先试,推动解决供数、用数难题。比如辽宁从农业农村等重点行业入手,以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为抓手,探索数据要素价值释放的新模式新路径。海南发挥国家育种基地战略优势,打造种业科研数据“一张网”,构建数据驱动的数字化育种创新体系,擦亮了“南繁硅谷”名片。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工作协同,推动互学互鉴,破解痛点难点问题,探索数据价值释放路径。”栾婕表示。
五省先行破局探路
今年6月,国家数据局宣布在10个省市部署建设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试验区如何“先行”破局?发布会上,5个省份的数据机构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最新进展。
浙江是数字经济大省,杭州、宁波、温州等市都在积极布局数据产业。对此,浙江省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旭升表示,作为数字经济先发省份,浙江正全力推进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通过制度创新、市场培育和生态集聚三大路径,发挥“全省统筹推进+区域特色实践”优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数据产业活力。
在制度保障上,杭州出台数据交易条例,明确数据权益并推行“改革沙盒”容错机制;温州建立“五位一体”司法保障体系和三段式合规评审,控风险、增信心。市场培育方面,壮大数商生态,设立十亿级产业基金,破解语料瓶颈;宁波创新“企业办市场”,服务全球用户。产业生态上,打造杭州“中国数谷”、温州“数安港”、宁波“数创港”三大高地,汇聚数千企业及产品。浙江将持续以制度创新和场景应用释放数据价值,贡献全国改革经验。
“场景驱动”是释放数据价值的关键路径,辽宁省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洋结合典型应用场景介绍了辽宁推进重点行业和领域数据要素价值释放取得的成效。
刘洋表示,获批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以来,辽宁省坚持改革突破、场景驱动,出台系列政策标准,培育120个示范场景,积极探索数据开发利用新路径。在农业农村领域,构建农村土地大数据监督系统,汇集87万条数据,以“四个一”机制化解土地纠纷和“三资”管理矛盾,沈阳整改率达94.8%,收回土地发包资金超3亿元。在医疗健康领域,打造商保一站式结算平台,实现“4零”服务,已覆盖9个地市,服务超50万人次、支付超10亿元,理赔时间从1个月缩短至秒结或3天内。
数据安全有序流动可以说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应有之义,海南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黄鹏表示,在国家相关部委的支持下,海南自由贸易港从制度创新、服务创新、场景创新等方面推进数据安全有序流动,取得了积极成效。
黄鹏介绍,海南以制度创新推动数据跨境流动,出台国内首部国际数据中心法规和负面清单,支持游戏、短剧、跨境直播等数据服务出海。加快国际海缆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访问性能,并为超160家企业提供跨境数据服务。聚焦“来数加工”、游戏出海等场景,已覆盖多国用户。下一步将深化数据跨境合作,打造高质量数据集和特色应用场景,促进国际数据业务集聚发展。
河南同样在培育经营主体方面下功夫。河南省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华卿表示,河南建立了省数据企业培育库,开展数据企业征集认定工作,首批认定的179家数据企业均纳入培育序列,依规享受有关财政奖补、金融服务、税收优惠等政策。
据郑华卿介绍,目前河南省数据产业规模近2000亿元,建成郑州金水科教园区、洛阳大数据产业园等一批重点载体,数据产业龙头企业、优质项目加速落地,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抢抓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机遇,湖南结合自身产业优势、因地制宜将着力点放在音视频产业集群上。湖南省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周述东表示,湖南正重点建设音视频数据专业标注基地,构建“音视频数据要素+大模型”技术体系,将海量沉睡的数据变成大模型训练的“香饽饽”。
周述东介绍,基于湖南广电超100万小时的音视频资源,目前已开发1000万条在库素材、600万条标注数据,交易音视频数据达30万小时。在安全闭环方面,支持湖南广电、芒果TV等龙头企业建设可信数据空间,打造安全可信流通环境,为节目制作、数据交易等提供全流程安全护航。
“试验区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是通过大胆改革和先行先试,探索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新路径。”国家数据局政策和规划司副司长栾婕表示,下一步,国家数据局将支持试验区在更多领域开展先行先试,鼓励地方因地制宜加强试验探索,打造更多可感可及的应用场景,推动“一地创新,全国推广”。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