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5年泉明山海协作“四链”融合对接活动在泉州举办

©原创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发表时间:2025-09-19 08:36
分享到:

山海携手,链动未来。在装备制造业即将迎来“十五五”规划新起点、新征程的重要时刻,为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加强泉(州)(三)明山海协作产业协同,提升装备制造企业协作配套能力,9月18日,2025年泉明山海协作“四链”融合对接活动(下称“对接活动”)在泉州成功举办。

对接活动由三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办,三明市机械行业协会、泉州工程机械行业协会共同承办。三明市工信局副局长张治平、福建省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许振明、福建省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邓文龙、泉州工程机械行业协会会长吴计划、三明市机械行业协会会长陈少波,来自三明市三元区工信局、沙县区工信局、大田县工信局等有关单位和商协会负责人及嘉宾莅会指导,来自三明、泉州两市及周边地市的80多家装备制造行业企业家参加会议。

泉州与三明,山海相连、人缘相亲。

三明是一座工业之城,钢铁与装备制造产业基础扎实,集聚了全省最大的钢铁、造纸、水泥、重卡等生产企业,深厚的技术积淀和突出的产品优势,为双方的协作提供了坚实基础和宝贵资源。

泉州工程机械行业,具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和富有活力的创新生态,涌现出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和充满韧性的中小企业。

自2018年福建省委部署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建设以来,泉明两地始终携手共进。2023年11月,福建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明确泉州与三明建立对口协作关系,推动两地合作迈向新阶段。目前,泉明山海协作成果显著:泉州企业积极拓展三明产业合作,三明企业加速融入泉州供应链,恒利达、安德凯等20多家装备制造企业已顺利落地小蕉工业园并实现投产,恒达通铸锻等近30家铸造企业入驻大田机械铸造产业集聚区,两地还有超90家企业形成了供应链合作项目。技术协同持续深化,中国机械总院海西分院在泉州设立了创新中心,依托“科创飞地”模式,赋能泉州企业,进一步推动了山海产业深度融合。

多年的山海协作不仅为三明注入了新的产业活力,也为泉州企业拓展了发展空间,提升了区域整体竞争力。今天,泉明协同发展的基础正不断夯实。

“希望通过今天的交流,各位企业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两地产业政策、资源禀赋与合作机遇,找准切入点,达成更多合作意向。我们诚挚邀请更多泉州企业来明投资兴业,共同参与三明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张治平表示。

“希望大家能够抓住这个机会,增强沟通,增进了解,实现1+1>2的协同效应。”许振明表示,“推动三明跟泉州山海合作,产业链对接,是实施区域协同发展,优化我省产业链布局的必然需求,是三明泉州两地企业合作共赢、互利共赢的实际需求。泉州有拓展市场的优势、有资本的优势、有体制的优势,跟三明的基础优势、空间优势、成本优势结合起来,携手共进,必将为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出地方实践的智慧和力量,共同谱写泉明山海协作、福建省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对接活动上,大家跨越山海,齐聚一堂,以“四链融合”为核心抓手,围绕传统制造跃升、新质工业赋能、高端智造破题、绿色生态引领等议题,共同为泉州、三明山海协作装备制造业及“十五五”时期两地机械装备制造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把脉问诊、建言献策,展开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思想碰撞与智慧交流。

产业和企业推介,是对接活动重要环节。

三明市工信局罗麟科长为大家详细介绍了三明市钢铁与装备制造产业链发展情况。三明是老工业基地,更是活力新城,人才技术有保障,搭建了产业平台,培育了支柱企业,产业集聚加速形成。据统计,2024年三明市规上钢铁与装备制造企业271家,实现产值超千亿元。三明正在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沿着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制造+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聚力项目带动,促进产业发展。面向泉州和广大有兴趣、有实力的企业家投资高端数控机床合作生产项目、工业智能机器人生产项目、新能源电动卡车生产项目、大型环保装备制造项目、农机产业园建设项目。

厦工(三明)重型机器有限公司,作为中国领先的道路机械制造企业之一,具有丰富的路面机械研发、制造经验,产品包括压路机、平地机、推土机、垃圾中转站、翻抛机,以及道路养护机械铣创机、摊铺机等系列产品;作为中国领先的重型装备制造企业,重型机械加工制作能力在福建省内位居前列,可为客户制作各类大重型金属结构件、机械零部件,产品包括化工反应炉、盾构机盾体、风电设备等,生产的化工反应炉市场占有率为国内领先。营销总监陈惟藩的介绍,使与会人员立体地了解了厦工三重的制造与智造实力。

“传动世界、创造价值。”福建省三明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通过了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拥有一支齿轮加工方面的高中级工程技术人才队伍,配有国内、国际一流的关键设备,是生产经营齿轮、花键轴和变速箱的专业企业,为客户提供从产品设计、开发到生产配套的优质服务,产品配套于工程机械、新能源商用车、机床、农机等行业并出口欧美亚国家。

“创新引领市场未来”三明齿轮箱公司总经理邹辉说:“我们朝着机械零部件加工的专精特新企业、高可靠新能源电机轴的领军企业目标前进,欢迎泉州企业家们合作共赢。”

中国机械总院集团海西(福建)分院有限公司是中国机械总院的全资子公司,是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科技型央企,是中国机械总院、福建省政府和三明市政府三方合作共建、院地优势互补的重要成果。

“我们聚焦专精特新工业母机主责主业,全力打造三个一:一组自主可控关键功能部件、一系列国产替代主机产品、一批高水平科技硬成果,力争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工业母机减材装备科技创新基地,实现立足三明,辐射全省、全国,助力中国制造业创新发展。”海西分院林锦明部长的介绍,令人信心倍增。

隆基绿能分布式中国地区部福建技术负责人王海文、晋江市安海联诚机械有限公司技术副总许家扬、泉州众兴机械加工有限公司副总王天琪、三明明泉重工有限公司主任刘文胜、福建省恒达通铸锻发展有限公司经理高光亮、厦门微尔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温东平分别上台推介,发布了合作意向。

对接活动上,三明市机械行业协会和泉州工程机械行业协会、厦工(三明)重型机器有限公司和晋江市安海联诚机械有限公司、福建省三明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和福建晋工机械有限公司、三明市华富工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和福建力霸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厦工(三明)重型机器有限公司和泉州工程机械行业协会、中国机械总院集团海西(福建)分院有限公司和福建省同兴汽车同步器有限公司分别对接签约。各方合作投资意愿强烈,意向金额创新高。

有关法律专家还专门向与会人员作了《劳动法》司法解释二解读及企业应对方案。

整场对接活动紧紧围绕“山海协作、优势互补”的核心,携手强化产业协同,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共同培育更具韧性、更富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本次对接活动通过‘四链’有机融合,共同探索区域协同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可谓恰逢其时、意义深远。不仅为泉州与三明两地的产业协同发展擘画了崭新蓝图,更将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吴计划表示。(文/闵恭新)

编辑:龚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