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 余娜
9月16日,第二届环保装备智造产业发展大会在广州召开。
中国工业报记者从大会现场获悉,本届大会由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中国通用工业机械协会风机分会、广东省造纸行业协会、广东省实验室建造技术协会共同主办,广东鑫风风机有限公司、广东元晟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广东菱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办。
第二届环保装备智造产业发展大会现场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设计工程及自动化系主任谭建荣发表了题为《人工智能与数字转型: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的报告。谭建荣表示,人工智能凭借强大算力与算法深度融入环保装备,实现精准监测与智能调控,正全方位重塑环保行业生态格局。生成式人工智能拥有大数据、大模型、大算力三大技术特征。生成式人工智能、元宇宙数字空间、拟人化机器人三大颠覆性技术正加速汇聚。
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名誉会长、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风机分会理事长苏永强在致辞中表示,环保装备的智能化升级,既是产业变革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双碳”目标的关键抓手。
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会长、新大禹环境科技(广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麦建波介绍,广东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在污水处理、固废处置等领域形成了一批标杆企业。
广东省造纸行业协会会长、广东中轻糖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翁卓表示,造纸行业是环保装备的重要应用领域,是广东传统优势产业。经过十年的高速发展,已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环保是造纸业的生命线。多年来,广东造纸企业在环保方面大量投入先进的环保技术和智能装备,积极开展超低排放技术改造,不断提升环保装备的智能化水平,在废水废气处理、固废的资源化利用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翁卓建议,当前,造纸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必须打破传统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依靠技术和产业的融合,达到节能提质增效的目的。
广东省德庆县委政府副县长肖尊明介绍了县域经济绿色发展的“德庆样本”。他认为,县域经济作为绿色发展的微观样本,应立足本地生态,探索特色路径,实现经济与环保协同共进、良性发展。风机作为德庆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已在肇庆市西北板块建设了首个省级特色产业园。目前已形成超3000亩的产业集聚区,汇聚了70多家相关企业。
广东省实验室设计建造技术协会会长、广州泛美实验室系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志刚介绍,当下,环保装备加速向智能制造技术突破。实验室作为科技创新的关键摇篮,科学合理的设计与高水准建造,能为科研提供优质环境,极大提升研发效率。
作为一家圆管卷圆焊接技术方案提供商,广东元晟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的企业使命是“让焊接更容易”。广东元晟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创始人、萍乡市上栗驻广州流动党组织(青年人才)支部书记曾加亮分析,外部环境倒逼企业加速转型,中国环保装备驭浪出海。双碳政策加速行业洗牌。碳交易市场全面覆盖电力、钢铁等行业,倒逼企业升级环保设施。部分技术落后企业面临淘汰,如2025年京津冀地区关停23家小型脱硫设备厂商,迫使剩余企业向海外转移中端产能。国际贸易壁垒升级。欧盟2025年实施CBAM碳边境税,对进口环保设备提出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要求。中国企业通过海外建厂规模贸易风险,如龙净环保在越南设立生产基地,产品出口欧洲关税降低9%。技术迭代周期缩短。全球环保标准持续提升,日本2026年将实施PM2.5排放新规。国内企业研发投资占比普遍不足3%。
环保风机行业如何引领新质生产力革命?
广东菱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梓贤博士认为,企业作为核心实践主体,应以创新驱动引领技术变革,引领环保风机行业新质生产力革命。他坦言,当前,风机行业存在黑盒运行、能耗黑洞、维护滞后、安全隐忧、决策无据等行业之痛。其中,黑盒运行是指设备状态未知,故障突如其来,非计划停机成本高;能耗黑洞是指依赖工频运行,能耗巨大,电费成隐形成本;维护明显存在滞后,往往依赖定期巡检,无法预测故障,维护成本高且效率低;有害气体泄漏风险或未达标排放,事关生产安全和环保合规,存在安全隐忧:设备选型、换代、工艺优化缺乏数据支撑。
广东鑫风风机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满辉则认为,企业管理与文化传承相辅相成,儒家文化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儒家思想中的“和合共生”“精益求精”理念,与现代智造精神高度契合,企业应注重探讨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的融合之道。资料显示,鑫风风机成立于2006年,年产高品质风机5万台以上,产值达到3亿元,拥有强大的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在德庆县拥有7万平方米的工厂。在动力电池制造设备专用风机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达20%,市场竞争力与品牌优势明显。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