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告别内卷乱象 汽车竞争该拼真功夫了

©原创 作者: 祁晓玲 发表时间:2025-09-16 18:23
分享到:

规范竞争、强化创新、共建生态,中国汽车工业正站在从量变到质变的历史关口。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专项整治,直指非法牟利、夸大和虚假宣传、恶意诋毁攻击等突出问题。

这一举措不仅是对当前汽车行业网络生态的“精准排毒”,更是推动中国汽车产业从规模竞争走向价值竞争、从营销内卷转向技术突围的关键一步。

首先,整治乱象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经过多年培育,已实现从跟跑到并跑、部分领域领跑的跨越,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的重要力量。然而,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网络水军”操纵舆论、虚假测评误导消费者、恶意抹黑对手、夸大宣传自动驾驶功能……这些乱象不仅损害消费者权益,更侵蚀行业信任基础,甚至可能毁掉来之不易的产业优势。

20多年前,中国摩托车行业在海外市场因恶性价格战、“自相残杀”而导致全线溃退的教训历历在目。历史的警钟告诉我们,没有健康的生态,就没有可持续的发展。

其次,汽车行业竞争必须回归价值本源。整治网络乱象并非限制企业发展,而是引导竞争从“低水平内卷”走向“高水平创新”。正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所言,此举将推动车企将资源从“价格厮杀”转移至技术创新与品牌建设。

在此,我们呼吁汽车企业:以技术争高下,而非以黑稿定胜负;以创新拓市场,而非以贬损对手获取份额;以服务树口碑,而非以虚假宣传误导用户;以价值赢信任,而非以短期利益牺牲长期品牌。

产业链协同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汽车产业是长链条、多主体、高度协同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任何一环的失信失范,都会对整个链条造成冲击。此次整治行动着眼于全链条、全主体,体现出协同治理、系统推进的现代行业治理理念。

企业应加强对上下游的质量管控和信用建设,建立覆盖研发、生产、销售全流程的质量标准体系。只有产业链整体强健,中国汽车工业才能行稳致远。

同时,整治行业乱象不能仅靠政府单方面发力,而需要构建多方参与、功能互补的治理共同体:企业要加强自律,签署行业公约,设立专门维权机制,杜绝虚假宣传和恶意诋毁;行业协会要发挥桥梁作用,制定规范标准,搭建调解平台,凝聚行业共识;消费者要提高辨识能力,通过正规渠道购车,留存证据积极维权,用理性选择倒逼行业进步。

当前,我国正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汽车产业作为制造业的龙头,其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从人工智能到低空经济,从6G通信到智能网联汽车,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涌现,对行业治理提出了新要求。

我们要把问题当作课题,以跨前一步的担当和久久为功的定力,持续完善行业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为中国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中国汽车工业正处在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的关键时期。六部门的联合整治行动恰逢其时,为行业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让我们携手同心,以制度引导良性竞争,以治理呵护创新发展,共同推动中国汽车工业驶向更加广阔的星辰大海。

星辰大海,终需以技术为舟、以信誉为帆。中国汽车工业的未来,不在恶意贬损的键盘间,而在自主创新的实验室里;不在虚假流量的泡沫中,而在用户真诚的口碑里。

作者:祁晓玲

编辑:马艳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