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处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核心区的元阳县,19万亩梯田如链似带,绵延不绝。被中外游客赞誉为“中华风度,世界奇观”。
“十四五”以来,元阳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聚焦哈尼梯田保护利用,同步提升哈尼梯田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绘就了一份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机制活的绿色答卷,全力助推乡村振兴。元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先后荣获世界文化遗产、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世界灌溉遗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湿地公园、天然氧吧等殊荣。
保生态存量:把最严的制度、最大的增量留给子孙后代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元阳县聚焦哈尼梯田保护,坚决扛起“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政治责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成立由县委书记和县委副书记、县长任组长的元阳县哈尼梯田保护利用工作领导小组,推行“点对点”负责制和分片包保制,31位县处级领导69家县级单位实行挂图作战,严格保护制度、林长制网格化管理、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协同发力,率先建立“法治为纲、机制为要、数字赋能”三位一体保护体系,牵头制定梯田保护专项行动计划,严格执行保护管理条例,创新“实地巡查+智能监测”双线管控模式,把“保存量、扩增量、提质量”作为首要任务,用制度之网守护绿色本底,生态存量得到有力有效保存。
“十四五”以来,元阳县累计开展巡护652人次,依法处置“两违”101户8539平方米。投入1000万元建成元阳哈尼梯田遗产区数字监管平台,推行以奖代补生态补偿机制,按照200元/亩·年标准兑现5.6万亩梯田补助,发放宣传资料0.88万份,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保护氛围。统筹推进水系生态修复,投入862.46万元设施农村饮水工程11项,投入4593万元整治沟渠119公里,配备180名赶沟人常态化管护。累计投入3.86亿元推进胜村集镇提质改造等重点项目,全面提升13个传统村落基础设施水平,完成64个村污水治理系统和30个美丽乡村建设以及7个村地质灾害防治。创新建立梯田保护区住房保障机制,出台《元阳县支持购买商品住房实施细则(试行)》,对哈尼梯田遗产区符合补助条件的分家户(进城购置商品房户)每户补贴30000元。坚持扩绿、兴绿、护绿“三绿”并举,推动森林水库、钱库、粮库、碳库“四库”联动,年均义务植树超1.5万株,累计完成营造林27万亩、退耕还林1.47万亩,恢复植被4933亩,遗产区森林覆盖率升至59.81%,让千年梯田焕发新生机,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
发展绿色产业:让青山变金山、答好群众持续增收之问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十四五”以来,元阳县聚焦哈尼梯田利用,充分挖掘哈尼梯田资源禀赋,创新形成了“稻鱼鸭”综合种养、乡村旅游、“阿者科计划”绿色经济发展模式,推动生态优势持续转化为经济优势,闯出了一条生态兴与百姓富的“双赢”之路。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的3928元增长到2024年的15612元,增长了4倍。
“稻鱼鸭”综合种养,解锁世界文化遗产区生态保护和群众增收共赢“新密码”。通过建立“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在哈尼梯田遗产区核心地带,创新推广“稻鱼鸭”综合种养模式3.92万亩,形成“一丘田、一粒米、一条鱼、一枚蛋”完整产业链,让亩产值从不足3000元提升至8400余元,该模式荣获全国创新大赛特等奖,梯田红米被认定为“云南六大名米”之一,元阳县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级稻渔综合示范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中国生态红米之乡”等荣誉称号。
乡村旅游,打通“两山”转化通道的“元阳实践”。持续传承千年梯田农耕文化和风情浓郁的民族文化,以文化为魂、梯田为核、旅游为体、康养为用,打造民族、民俗节庆活动品牌,开发深度定制游项目,推出梯田认种、认养、主题性体验项目。挖掘生态美食和非遗内涵,融入旅游产品,让游客在领略梯田风光的同时,深入感受哈尼文化的魅力。成功打造3条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建成特色乡村客栈300余家,直接带动就业5500余人,间接带动就业1万余人,实现经营收入3000余万元。2024年,全县接待游客424.7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达到52.49亿元,遗产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12元。

“阿者科计划”,打造世界最佳旅游乡村。阿者科村始建于1855年,地处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景观核心区,全村65户481人,均为哈尼族。2019年,阿者科村与中山大学共同实施“阿者科计划”,成立村集体旅游公司,建立居民分红40%、梯田分红30%、居住分红20%、户籍分红10%的“4321”比例分红机制,实现资源变资产、村民变股民。从2019年运营以来,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3.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45.68万元,举行旅游发展分红大会12次,共计分红345.25万元,户均分红53116元,阿者科村被评为“世界最佳旅游乡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一组组真实数据、一个个生动案例,汇成一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元阳答卷。面向未来,元阳县将继续坚持哈尼梯田保护和利用联动,让元阳大地的绿色底色更浓、金山银山成色更足,为全省全国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元阳经验”。
(通讯员:欧光辉 赵宇 高玉竹)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