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把心种进日火村:用行动书写帮扶答卷

©原创 发表时间:2025-09-12 13:14
分享到:

2023年8月,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检验科主管检验师陈罗文主动申请派驻到德格县日火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从熟悉的实验室来到这片平均海拔3500米的土地,克服了高原反应后,眼前的一切既新鲜又陌生,心里不禁有些打鼓:该从哪里入手开展工作呢?但院领导“在基层要‘时时放心不下,事事心中有底’”的嘱托始终萦绕在耳边,这份沉甸甸的责任让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在这里好好干出成绩来。

日火村下日火组俯瞰图

初来乍到,有了新名字

该村村民全部都是藏族,有很多不会汉语,一来就把陈罗文难住了。为了听懂藏语里的“急难愁盼”,他随身带着一本藏汉翻译小册子,把常用语写在笔记本上,这样跟着村支书逐户走访。

一次入户途中闹了个笑话,当陈罗文试着用才学的藏语逐字逐句介绍自己:“丘得莫(你好),我叫陈罗文”,因为发音问题,小伙子呷马多登突然咧开嘴笑起来:“什么,成龙?那个明星成龙吗?”大家听后都笑了起来。此后,为了村民好记,陈罗文的新名字“成龙”就在村里传开了,这也成了他和村民们拉近彼此距离的纽带。

入户村民家中收集“微心愿”

心中有数,串起民心线

1名特困群众、4名八旬老人、20名残疾人、13户低保家庭——这些承载着期盼与牵挂的数字,始终萦绕在陈罗文心头。他向单位汇报,积极开展支部结对共建,工作队成功落地“助力乡村,情暖人心,帮扶困难群体,共筑美好未来”党建引领帮扶活动。

活动中,工作队看望慰问了上述特困群众、高龄长者、残疾村民、低保家庭及优秀学生,发放慰问品与慰问金超万元,用实际行动将党组织的关怀送到了最需要的人身边。85岁的泽仁曲占奶奶给工作队竖起大拇指说“噶真切(谢谢),共产党噶真切(感谢共产党)”。这个时刻,陈罗文突然懂了,基层工作不用讲大道理,把党的关爱传递到老百姓身上,就是最实在的担当。

支部结对共建,开展帮扶活动

因地制宜,蹚出富民路

日火村是半农半牧村,又在半山腰,工作队和村支书思前想后,发现房前屋后的空地可以利用起来。工作队因地制宜搞庭院经济,跑到上面争取种子肥料,又请农技员来教大家种土豆、育蔬菜苗。起先大家积极性并不高,工作队就动员四朗翁姆家搞试点。她家的院子也最先变样,堂前屋后都种满了蔬菜,绿油油的青菜和韭菜,还有长势喜人的土豆,去年光这一项就增收2000元!看到有效果,现在各家各户都跟着搞庭院经济,村民们的腰包也鼓了起来。

可单打独斗成不了气候。工作队把村民攥成“拳头”,入股白垭乡食用菌大棚后,又从医院争取12万元帮扶资金签订采购协议。工作队还在去年协商了一块土地出租,三年租金达到16.5万元,记得第一次收到租金分红时,全村人挤在村委会算账,当会计念出“平均每人分255元,较往年翻了五倍”,掌声差点掀翻屋顶。现在,村里的集体经济项目从单一项目变成3个,分红也在逐年增长,村民们干劲更足了。

医者仁心,铺就健康路

带着血压计和血糖仪入户,是陈罗文的“特殊武器”,这不仅能够守护村民健康,更能拉近跟村民的关系。刚开始他和队友背着药箱走到最远的芒塘组开展送医上门时,拉姆大婶说:“我以为你们嫌远不会来呢,没想到这么快就来了。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你们专业的医疗服务,真是太好了。”这更加坚定了工作队上门送医的决心。

49岁的阿妈班拉患了尿毒症,当陈罗文知道这个事儿的时候,连忙赶去她家里了解情况。他第一时间询问了乡上、县上相关部门关于这个病可以申请哪些补贴。弄清楚后,数次到她家里,到医院里,忙着帮她申请慈善基金救助,同时整理病情资料,用于办理特殊门诊,现在每周透析的钱省了大半。知道她起身上厕所不太方便后,陈罗文又去买了一个折叠坐便器给她送去。她家里人现在每次见到我,都会热情地握住我的手:“成龙书记,谢谢你,扎西德勒”!

开展送医上门活动,为村民测量血压血糖

现在的日火村,修缮的蓄水池波光粼粼,文化墙上画满新生活。当初来时的茫然早已消散,村民们一句句谢谢,温暖了我的心间;取而代之的是“时时放心不下”的牵挂:班拉的尿毒症还好吗,泽拉的腿摔断后恢复得怎么样,占阿泽仁去高中后能适应吗……

同事见了陈罗文打趣道:“你这是黑得发光啦,妥妥的入乡随俗,跟这片土地都快融为一体了!”听着这话他也忍不住笑了,心里却清楚这份“黑”里藏着的变化——是走村入户踩实每寸土地的踏实,是村民拉着家常时眼角扬起的暖意,更是胸前党徽在田间地头越擦越亮的光。这份光里,有对“事事有底”的底气,更有被村民需要的滚烫心意。接下来的日子,陈罗文还得带着这份“黑得发光”的劲头,在这片土地上继续扎下根,用心用情当好大家的贴心人,为乡村振兴添一把力、发一分光。

编辑:龚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