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田埂到院落,湖南省安乡县委组织部派驻枞杨树村的驻村工作队长兼第一书记孙伟,以“泥土味”的坚守扎根基层,用脚步丈量土地,用实干书写担当,在万余洲和枞杨树两村镌刻驻村初心。
铁脚板访民情,台账连着民心
“驻村先驻心,驻心先知情”,以全覆盖走访摸清底数,让冰冷台账化作有温度的“民心账”。
驻村书记孙伟深知,驻村先“驻心”,驻心先“知情”。到村后,他第一时间开启“全覆盖走访”模式,仅用五个月就完成572户、2572名村民的入户调研,后续又针对不同村情,精准摸查29户监测户、238户脱贫户的需求,为每户建立“一户一档、一户一策”台账。他不满足于纸面数据,蹲在村口石凳上与73位乡亲拉家常,围在火塘边和32位村民代表深谈,把产业短板摸得透透的,把民生难题看得真真的;还逐项更新233名外出务工人员的务工地点、67名义务教育生的就学情况、12名“雨露计划”学子的资助进度、131名残疾人(含72名重残)的保障需求等关键信息,让每一组数据都连着民心、带着温度。
面对帮扶干部大面积调整的挑战,他连夜召开协调会,3天内统筹6家后盾单位力量,完成29户监测户、186户脱贫户的“结对帮扶无缝衔接”,确保帮扶不断档、服务不打折,用高效行动织密民生保障网。
实举措解民忧,化忧为满意
聚焦村民“急难愁盼”,以“马上办”的速度与“暖心办”的温度,将民生难题转化为村民的“满意清单”。
在民生服务上,驻村书记孙伟始终聚焦“急难愁盼”,用“马上办”的速度和“暖心办”的温度解决村民难题。
教育帮扶断穷根
锚定“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孙伟牵线资源、精准帮扶,为寒门学子撑起希望。他牵线公益组织,为3名贫困学子发放首笔助学金3900元,并承诺三年累计资助金额超1.2万元;还联系县团委、县妇联等单位,先后2次慰问困难少先队员和团员,2次帮扶困境妇女儿童,并2次开展“凯斯助春蕾”活动,摸排新录取高考生对接“点燃希望”公益助学项目,不让一名学生因贫失学。
牵线公益组织开展助学活动
民生难题速响应
针对村民突发、特殊难题,他快速响应、靶向施策,及时帮扶化解燃眉之急。得知脱贫户任菊元老人面临“卖鸡缴医保”的困境后,他半天内便协调后盾单位、发动干部职工,通过微信、朋友圈转发信息并上门分装,最终售罄20只土鸡,后续还帮助村民销售土特产,累计销售额达1万元;针对重残家庭的实际需求,他协调县残联为周国兵、余中桂、李宏祥等家庭申领了助听器、助行器、残疾轮椅等辅助器具,还为中风瘫痪的孙碰英提供上门评残服务,并送“椅”上门;对于行动不便或对低保金、残补金有疑问的脱贫户和监测户,他多次开车接送他们到银行查账并打印流水,还耐心讲解资金明细;主动帮低保困难群众整理材料、对接民政部门,推动低保提标落地;积极争取公益性岗位,为未消除风险的监测户增加稳定收入,推动97户“有劳力、有意愿”产业户奖补政策落地。
健康服务送上门
破解农村“看病远、看病难”,驻村书记孙伟联动医疗资源、开展慰问,把健康与关怀送到村民家门口。他联系县中医医院开展“健康下乡”活动,为村民提供免费体检和远程问诊服务,并发放了60盒价值2000元的药品;同时协调公益组织慰问困难老党员、老干部10人次,联合广东狮子会走访慰问5户困难残疾人,为他们送去大米、食用油与慰问金,让关怀直抵人心。
产业路固根基,蓝图绘就实景
以产业振兴为抓手,驻村书记孙伟既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又谋划产业发展路径,将乡村振兴蓝图化为实景。
扮绿增靓村部文化广场
驻村书记孙伟始终将产业振兴作为乡村发展的核心任务,既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又谋划产业长远布局。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他驻村8个月推动安装24盏太阳能路灯,修建长325米、宽2.5米的龙虾养殖专用机耕道,解决养殖户“运输难”问题;翻新300平方米村部文化广场,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还争取40吨水泥、208吨碎石,用于加固产业路、修缮灌溉沟渠,为产业发展“铺路搭桥”。
修建龙虾养殖专用机耕道
在产业培育上,他结合村情精准施策:针对稻虾养殖为主的村落,邀请农业农村部门专家上门指导,优化种养模式,助力5户养殖户扩大规模、提升亩产;针对以水稻种植、零散养殖为主的村,规划“优质稻+特色养殖”路径,指导农户选用高产稻种,鼓励5户有条件的农户发展“稻鸭共生”“庭院养鸡”模式,目前已助力2户农户出栏家禽500余只,实现增收1.2万元。此外,他还牵挂脱贫户住房安全,多次协调镇城建站、县住建局,推动脱贫户孙铁牛的危房修缮问题彻底解决,用“钉钉子精神”守住脱贫成果。
从听民声、解民忧到促振兴,驻村书记孙伟以赤诚之心与担当之志,在基层一线让乡村振兴愿景落地生根。
从走村入户听民声,到解危济困暖民心,再到谋篇布局促振兴,驻村书记孙伟始终以‘心中装着乡亲’的赤诚情怀,在基层一线书写着驻村干部的责任与担当,让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在实干中一步步变为现实。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