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卫生健康委:我国跃居全球新药研发第二位

©原创 作者: 孟凡君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发表时间:2025-09-11 19:31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孟凡君

我国以相对较少的资源投入获得了较高的卫生服务产出,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据统计,到2024年年底,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有8个省份人均预期寿命超过了80岁。9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介绍,8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实施方案》,明确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指导思想,加快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国家卫生健康委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围绕“基层、基础、基本”三个方面,进一步夯实能力、提升水平,应用新型数智诊疗服务技术,进一步加大上级医疗卫生资源对下级机构的帮扶和支持。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郭燕红表示,国家卫生健康委聚焦“一老一小”这两个重点人群,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推动健康老龄化,促进儿童健康成长,让“夕阳”更暖、让“朝阳”更艳。雷海潮提醒说,体重是一个人生长发育和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对青少年来说在正常生长发育曲线下,体重会不断增加,所以儿童和青少年不用特别焦虑体重的问题,但也要防止体重发育过于迟缓或是出现“小胖墩”的情况,因此既要防止出现“小豆芽”,也要防止出现“小胖墩”。

坚持加大投入与创新机制并举

让人民群众方便看中医、放心用中药,一直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局局长余艳红认为,中药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其质量不仅关系临床疗效,更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十四五”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加大投入与创新机制并举,着力建高地、强基层、补短板、优布局,中医药在“健康中国”中的独特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比如,通过建设中医类国家医学中心、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打造了一批中医药高地。

实际上,科技创新有效提升了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大大改善了诊疗效果,为维护人民健康,支撑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创新平台建设方面,中医药领域已建成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等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中药质量提升是其重点建设内容和攻关任务。组建了中国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并推动其成为世界卫生组织国际传统医学临床试验一级注册平台,拓宽了中药质量评价和研发创新途径及机制。

在科研项目支持方面,通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等系列项目,支持开展中药资源保障、中药材生态种植、中药质量评价等关键技术研究,把论文写在了田间地头和临床实践中。在新药研发方面,国家中医药局会同国家药监局持续深化中药“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构建起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和临床试验相结合的“三结合”审评证据体系,发布《古代经典名方目录》方剂324首。2021年以来,我国已有57个中药新药获批上市,包括27个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中药新药研发进程明显加快。

手术机器人大大提高了手术精准度

当前,手术机器人等新技术正在改变着传统就诊和医疗场景。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郭燕红介绍,“十四五”期间,广大卫生健康工作者在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方面勇攀高峰。国家卫生健康科技整体实力持续提升,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一是在新药和疫苗研发方面,我国在研新药数量占全球数量比例超过20%,跃居全球新药研发第二位。比如,舒格利单抗、恩沙替尼、谷美替尼等多款国产创新药陆续获批上市,填补了相应领域国产创新药的空白,其中我国自主研发的抗肿瘤药品泽布替尼已在多个国家获批上市。在疫苗方面,国产HPV疫苗在临床上已经广泛使用,快速提升了我国HPV疫苗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近日,国产九价HPV疫苗已经投入使用,为女性提供了更加全面、可及的免疫选择。

二是在医疗器械和设备创新方面,我国自主研发的光子计数CT,比传统CT空间分辨率提高2-3倍,扫描速度更快,辐射剂量大大降低,效率和效果更佳。国产骨科手术机器人、腔镜软组织手术机器人已研制成功,大大提高了手术精准度,为患者减轻了创伤痛苦。体外膜肺氧合机(ECMO)、人工心脏、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设备等产品均实现自主化研发并投入临床应用,让更多患者“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国产高端医疗装备。

三是在产出高水平疾病防治“中国方案”方面,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开展的结直肠癌免疫治疗新疗法研究,使得难治性、免疫耐药型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有效率从原来的13%提升到44%,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延长61%,取得了国际上该领域最佳疗效;支持以“患者为中心”重构和优化急诊脑卒中诊疗流程方案,使得患者从进入医院到接受溶栓治疗平均时间由原来的60分钟缩短到现在的不到30分钟,大大提高了疗效。开展的系统性红斑狼疮重要脏器损害诊疗体系研究,实现了疾病演进及脏器损害精准预测和量化评估,创建了个体化诊治“中国范式”,提升到国际领先水平。


作者:孟凡君

编辑:龚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