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奔波在陇东高原上的“中国化学人”

©原创 发表时间:2025-09-11 08:56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邢丹

2023年10月,赵成柱肩负着中国化学工程集团赋予的使命毅然决然来到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城壕镇余家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挂职),负责中央单位定点帮扶乡村振兴工作。自到任以来,他将热情和汗水洒向这片红色革命圣地,在大山深处的田间农舍、黄土飞扬的项目现场、机器轰鸣的企业厂房,经常能看见他忙碌奔波的身影,晚上加班加点工作也成为常态,就连节假日他仍然奔波在上山入户调研的路上。

赵成柱(右三)和同事们在兰州参加央企消费帮扶活动。

强化党建引领深化“一宣六帮”工作

村子富不富,关键看支部。赵成柱始终坚持以党建工作为统领,以“一宣六帮一稳”为工作要点,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治理效能和发展动能。在“一宣”方面,赵成柱组织召开党员会议、群众会议、小组会等会议40余次,覆盖群众300余人次,重点宣传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深入解读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有效传达了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增强了群众的政策知晓率和满意度。同时,赵成柱结合余家砭村实际,积极宣传劳务输出、产业发展等政策,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

在“六帮”方面,赵成柱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帮建强组织。他充分发挥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优势积极衔接中国化学所属华陆公司、东华公司、赛鼎公司、诚达公司、天辰公司、十四公司、十三公司、七公司、二公司、南投公司、重机公司等十几家企业的基层党支部与余家砭村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并开展捐赠太阳能路灯维修村文化广场及困难群众和困难党员慰问活动,实现机关支部与村级支部互带互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助推乡村党建工作水平提升。协助村党支部做好村干部后备人才培养,落实落细“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着力创建党建品牌,稳步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

二帮项目建设。赵成柱积极协调集团及企业资源,推动了一批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项目的落地实施。两年来,累计争取项目资金近1000余万元,新建成村来水15公里,解决了村民吃水难的问题;维修甘掌湾、北岔沟门、马掌、王南塬、杨坪等5组的生产及入户道路约22.5公里,解决了夏季雨天路滑,以及春秋季尘土飞扬等危险问题;为百姓捐赠太阳能路灯260余盏,解决了山区夜黑路险的安全隐患,指明村民及学生回家方向,照亮回家的路;充分发挥优势红色资源,保护性开发绥远古城(骆驼城)文化遗址,对周边群众人居环境进行治理,修建安全防护围墙,砖石砌护坡。探索“543”风貌改造+庭院经济新模式,打造54户精美庭院,有效提高了村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

三帮教育。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为了让学生拥有更好的教育资源,作为驻村第一书记,赵成柱积极衔接中国化学所属企业,把32万元的教学设备、热水设备、园服,桌椅及办公家具捐赠给城壕镇幼儿园、小学、中学,给孩子们送去了精神食粮和优质的学习环境,为华池教育事业贡献了一份力量。“我虽然是北京长大的,但是也是农村的孩子,那个年代的农村,学校没有教学一体机、电脑、投影仪,洗手也都是冷水,现在时代发展好了,希望能通过这些小事为华池的教育发展尽点绵薄之力,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成长。”

四帮兴产业。华池是物产富区,小杂粮、食用菌、白瓜子等特产品质卓越,但由于地理位置和经营模式的限制,品牌不响亮,市场占有额低,难以给当地带来最大经济收益。为了打通销售渠道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赵成柱化身销售员参加央企消费帮扶“兴农周”活动,组织华池优秀的电商代表赴北京参加“央企消费帮扶兴农周”活动,对华池农特产品进行推广宣传。

赵成柱结合余家砭村特色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推动农业产业发展。依托产业奖补政策及企业消费帮扶带动,采取“订单种植+保底价收购+成品采购”的发展模式,带动247户种植全膜玉米1500亩,为村民发放白瓜子种子种植白瓜子950亩。为了破解山区“卖难”问题,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始终以内部消费帮扶作为兜底,帮助华池本地产品走向市场作为发展路线。赵成柱自觉成为市场推销员,先后将华池农产品推荐到电信集团、国机集团、天辰等企业平台,成功将产品上架到北菜鲜生连锁超市无偿帮扶销售,有效助力农产品走出大山,解决销售难问题,稳定农民农产品收入。

五帮防返贫。加强返贫监测和动态帮扶工作,确保脱贫群众稳定脱贫不返贫。赵成柱成立防返贫监测领导小组,每月定期开展监测帮扶,结合“一键报贫”,紧盯大额临时救助、新增一、二类低保和2名及以上大学生农户等重点人群,重点排查收入较低或下降明显、就业不稳、产业失败以及受其他突发意外事故影响较大的农户,并持续跟踪监测。新纳监测对象2户10人,根据监测对象增收措施的可持续性及后续产业发展方向,制定“一户一策”及相关帮扶计划,做到发现一户、监测一户、帮扶一户、动态清零一户。

六帮就业。通过产业及消费帮扶增加并稳定本地就业岗位,依托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投资建厂及内部消费帮扶作为兜底,赵成柱将向外推广作为最终目标,保障本地企业正常运行,解决本地200余人的务工问题。同时,推荐本地应届毕业生就业,共计推荐管理岗位3次,成功入职2人,技术岗位1次3人入职2人,本地村民入职中国化学转正的人员可以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总体目标。

聚焦产业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赵成柱到岗的第二天就开始入户走访,熟悉当地百姓生活情况、产业发展情况。“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一个月时间,他跑遍了全村9个村小组,400户人家,调研了本村的食用菌、木生源、绿能光伏发电三个产业,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写得密密麻麻。

赵成柱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来抓。通过协调服务好城壕镇余家砭村土地流转增效功能,依托绥远古城文旅融合项目打造骆驼城新产业,推动了村集体30亩土地种植冬小麦骆驼以及荞麦花等,把骆驼城发展成娱乐及餐饮休闲产业链,增加了村集体及周边农民收入,推进乡村振兴稳步前行。同时,赵成柱积极引导农户发展特色种植,如玉米、白瓜子等,为村民发放鸡苗发展庭院经济等产业,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年全村人均收入达15000余元,两年连续增长超15%;集体经济同比增长20%。

除此之外,赵成柱着力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全面加强社会治理。通过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成功处置突发挡车事件6起,调解家庭矛盾纠纷2起,相邻村之间矛盾1起,村界纠纷5起。同时,加强了对重点人员的劝诫和帮教工作,确保了社会安全大局稳定。注重挖掘和传承乡村文化,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组织开展“运动提升人民体质,体育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村级运动会。同时,积极组织开展了文化下乡、文艺演出等文化活动,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学生放假期间,组织学生到中国化学投资建设的车间勤工俭学,让学生感受父母的不易,使孩子们自发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做出贡献。

编辑:龚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