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 孟凡君
服务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作用。9月10日,以“数智领航,服贸焕新”为主题的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开幕。中国工业报记者在现场看到,新产品、新服务、新技术科技感满满,成为观察服务贸易新亮点的一个窗口。
当前,全球变局加速,经济增长面临挑战,释放消费潜力成为各国共同任务。中国服务贸易正处于创新提升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但是随着外部环境变化和国内产业结构调整,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边界日益模糊、交融加深,必须把加快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快培育发展数字服务贸易、“人工智能+服务贸易”等新业态、新模式。
全球服务贸易和服务业合作深入发展,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进程不断加快,服务贸易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将持续以高水平开放推进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推动实现服务贸易规模增长、结构优化、进出口更加均衡发展,整体竞争力明显增强,服务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全方位释放中国消费潜力。
消费正向着多元化、全球化方向不断发展
当前,全球消费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加强融合是应对挑战、释放潜力的必然选择,各国竞争的焦点已经逐渐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全球服务贸易联盟理事长姜增伟认为,未来全球消费单靠一国、一企难以完成服务类消费与生产,需强化产业链、供应链与消费链的国际协作,通过规则对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释放消费潜力。
姜增伟分析,释放消费具体可从三方面发力:一是挖掘新兴消费潜力,发展智能、绿色、健康消费,推动产业跨界融合;二是对接消费领域国际规则,完善标准互认,提升政策协同,发挥国际组织作用;三是夯实基础设施,加强金融基建,提升跨境支付效率,强化中国消费政策引导,探索稳定币应用,建设高效的跨境流通体系。
据了解,全球消费形态已经逐步转向以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并重阶段,消费理念与消费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正向着多元化、全球化、科技化、智慧化方向不断发展。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含金量”不断提高,科技元素全方位呈现“数智”科技赋能美好生活,让观众具象化体验到了“高精尖”产业的魔幻。
科技进步催生新消费热点,数字、智能、绿色技术将改变生产生活,带动新产品新服务新需求:一是智慧升级、产业发展出新;二是物畅其流、物流运输焕新;三是“数智”领航、金融服务上新;四是融合发展、文旅体验刷新。为观众带来未来创新生活沉浸式体验,比如中国把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服务“引进来”与中国技术与标准“走出去”的双向奔赴。
消费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
服贸会作为全球服务贸易领域的“风向标”与“连接器”,肩负着推动中国优质服务走向全球、引进世界服务贸易创新成果的重要使命。北京商报社社长兼总编辑李波涛认为,对于商业和经济生态来讲,服务贸易正成为链接未来消费升级、制造业转型、科技和金融资本放大效应的锚点,成为驱动整合全球价值链的枢纽。
实际上,全球经济受地缘政治与不公平贸易影响,不确定性增加,消费市场低迷冲击传统消费模式,促使消费理念与方式向多元化、全球化深刻变革,全球消费已非单一国家或行业的“独角戏”。姜明表示,国际消费需要聚焦多元融合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明确跨境物流与国际支付协同保障、全球数字技术共享、中外环保技术与可持续供应链合作的重要性,“聚力协同”是中外消费合作的必然选择,“融合消费”是全球服务贸易发展的未来方向。
全球经济增长以及贸易投资面临的诸多不确定性在加剧,新一代信息技术带来了供给端巨大变革,服务贸易含金量越高,其包含的知识、技术和信息等要素就越高,因此竞争更加激烈,消费共振的速度更快。正如中国贸促会研究院院长赵萍所说,消费的热点以及消费文化会通过经贸活动、人员往来形成共振,扩散的过程形成了全球性的消费热点和消费浪潮。
总而言之,服务贸易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也是一个国家产业升级、衔接全球价值链的关键角色,谁更开放谁就能吸引更多的投资,创造更多的市场机会。目前,消费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而“融合”是消费升级的核心关键词,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涌现,货物“硬”贸易转向了服务“软”贸易,映照出中国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真正内涵。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