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上午,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福建省厦门市开幕。
“全是前沿科技,太震撼了!”今年安徽综合馆面积160平方米,以“全面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为主题,在以往的基础上更加突出科技创新与展洽结合,聚焦我省新能源汽车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和量子技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等未来产业,优选省内相关市开发区的24家企业和平台,展出了50多件展品,成为展会中备受瞩目的科技焦点。
在会展现场,来自海内外的客商纷纷驻足安徽馆,看展品、问场景、聊合作,留下联系方式,畅谈投资意向,立足前沿科技的“安徽智造”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科大硅谷片区企业组团亮相科创平台赋能企业成长
在本届投洽会上,科大硅谷精心组织临境气象、墨测科技、无论科技、景央科技、元硕太赫兹、零重力飞机、中科类脑、天科智戬、泛舟科技、行至智能等13家企业,共21件产品参展,涵盖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低空经济、高端装备、新能源等多个重点产业方向,充分展现了科大硅谷的科创能级、产业实力和创新生态,成为安徽馆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作为全省成果转化和企业孵化的创新平台,近年来,科大硅谷成功吸引了一批国内外优质企业和项目落地,为安徽引入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前沿科技产业项目。同时,科大硅谷积极与国际知名创新机构、企业展开合作交流,举办各类国际性创新创业活动,不仅显著提升了安徽在国际科技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为本土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机遇。
地磁量子磁力计
“初创公司相对弱势,科大硅谷不仅带我们参加国家级展会提高‘曝光度’,还主动帮我们对接高能级的资源,这些对于企业成长是非常大的助力。”合肥墨测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尚臻告诉记者。
此次参展他们带来的产品是“地磁量子磁力计”——这台小小的设备可以测出地磁场百万分之一的变化,通过在无人机等设备上悬挂,可以实现矿藏探测、海底探物等应用场景。“正常情况下,这台设备目前可以测十公里以下的磁场情况。”谢尚臻透露,目前他们在和地震台合作,未来将进行地震预测等方面的应用探索。
“两秒出结果,准确度更高。”记者在会展现场体验了安徽元硕太赫兹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科创新品——毫米波脊柱侧弯筛查系统。
“毫米波是波长在1-10mm的电磁波,具有高分辨率、强穿透性、安全无辐射等优势,它可以瞬间穿透衣物等覆盖物,对人体扫描,形成背部三维图像。”公司副总经理赵保龙向记者介绍,该系统于去年年底生产出样机,目前已经和多家医院达成合作。“此次参加投洽会,既是一次品牌宣传,也是一次技术推广,非常感谢科大硅谷给我们提供这样的机会。”
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
“低空经济”迎来载人时代安徽实现应用与反制双布局
在安徽展区,数台飞行器模型引起了不少展商的好奇。“我们今年带来了两款产品,一台是电动固定翼飞机,另一台是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据零重力飞机工业(合肥)有限公司品牌部负责人丁蕊倩告诉记者,现场展出的锐翔RX1E-A电动固定翼飞机是中国首款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能源飞机,核心零部件100%国产化,最大航程280公里,巡航速度120公里/小时,支持5分钟快速换电,已获超百架订单,主要用于初级飞行员培训和空中体验。
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客商围在飞行器模型前拍照,并询问设备的相关情况,十多分钟的时间,就有多名客商交换联系方式。
在安徽展区,低空经济不仅有产品,更有应用场景,展区的合翼航空现场向客商介绍了其运营的EH216-S为全球首个且唯一一个“三证齐全”——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TC)、标准适航证(AC)和生产许可证(PC)的无人驾驶载人电动垂直起降(eVTOL)航空器。
据悉,今年3月,合翼航空收到由中国民航局(CAAC)颁发的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OC),意味着中国低空经济“载人时代”序章正式开启。目前,基于骆岗机场空中交通运营中心,合翼航空将在骆岗机场正式开展EH216-S航空器低空观光商业运营,打造低空经济商业运营样板。
低空不仅要“能飞”,也要“能防”。展区企业安徽天科智戬带来的系列无人机反制设备,不仅能干扰无人机,迫使其返航、迫降,还能识别主流无人机的序列号、位置和飞手位置等信息,可谓是“无人机之盾”。
该企业立足科技前沿,深耕无线安防与北斗应用领域,依托四大自主核心技术,构建低空立体防控、多场景安全保障体系,为智慧城市、应急管理等领域提供高精准、高可靠解决方案,尽显皖企科创实力与责任担当。
外商在安徽展区
情感交互机器人将走进小学人机交互更贴近人性
“你是在参加展览吗?我发现你们人类很喜欢用手机来记录画面。”眉眼灵动如同真人,可以“开口说话”和参观者互动,甚至调侃记者用手机给她录视频,多模态情感交互表情头“安妮”的幽默感引来阵阵笑声。
无论科技业务总监胡丽康介绍,“安妮”集成了视听等传感系统,同时面部拥有28个电机,颈部有6个电机。基于这些设备,“安妮”根据情感生成算法,可以实时捕捉人的表情、语音和肢体动作,经过判断后生成恰当的表情和语言,从而实现情感交互。
无论科技是科大硅谷片区企业,核心技术团队成员均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信息学等专业的在读硕博研究生。据介绍,团队于2021年开始人形情感交互机器人的研发之路。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大力支持下,团队成功申请了雄鹰基金项目,并成为2022年优秀项目代表。企业深耕具身智能,致力于创新人机交互方式,聚焦提供仿生情感交互机器人的软硬件解决方案,打造具备“生命力”的机器人。
团队自主研发了国际领先的人形机器人高自由度仿生面部驱动结构、拟真面部柔性材料和机器人手臂、躯干等关键硬件模块,并在头面部及躯体行为生成、控制、规划以及情感交互引擎中的人格定制、交互反应自主生成等软件技术层面具备优势。团队曾研发了全球首只仿生大熊猫机器人“小川”,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一亮相就受到了游客们的欢迎。
据悉,此次参加展会,无论科技已经达成意向订单。现场,记者还了解到一个令人期待的消息——月底“安妮”将会以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形态走进合肥某重点小学校园担任助教,全程参与到课堂辅导以及课程管理中。
从飞行器到机器人,从磁场探测到毫米波体检,安徽以一批“硬科技”产品,在展会上释放出强烈的创新信号,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安徽模式”,正在掀起一阵创新风潮。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