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天津市委书记陈敏尔、市长张工调研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绿色产业、数字经济合作平台及职业技术教育合作中心,强调落实上合峰会精神,推动天津峰会成果落地。三大平台与中心的落地,是党中央赋予天津的重任,为其发展带来新契机。其中,职业技术教育合作中心建设意义重大,打造产教融合基地(示范区)是关键。
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理事长于今提出,打造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产教融合基地(示范区)可从多方面发力。
深化多元合作,构建协同育人格局。积极与上合组织国家职业院校、企业互动,开展教师与学生交流项目,使教师学习先进理念,学生拓宽国际视野。和企业深度合作,依据市场与产业需求,共同构建课程体系,调整专业设置,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无缝对接。
强化资源整合,打造共享实训平台。整合天津本地职教资源,联合上合组织国家优质企业,打造集教学、实训、研发、生产于一体的产教融合基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虚拟仿真实训平台,提升实践教学效果,推动实训设备与资源共享,提高利用效率。
推动标准互认,提升国际影响力。加强与上合组织国家在职业教育标准上的交流合作,借鉴国际先进标准,结合天津实际制定符合国际规范的课程与评价体系。通过举办国际职业技能大赛、学术研讨会等活动,展示天津职教成果,增强国际影响力与话语权。
加强政策支持,保障基地持续发展。政府出台相关政策,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基地建设、设备购置与师资培训。给予参与合作企业税收优惠、财政补贴,鼓励其参与职教。建立激励机制,表彰奖励在产教融合中有突出贡献的院校和企业,激发各方积极性。
于今表示,打造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产教融合基地(示范区),是天津落实上合峰会成果、推动职教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多方面努力,有望为上合组织国家培养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让天津在国际职业教育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李群)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