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山东省社科联系统"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在枣庄召开。会议围绕山东省社科联系统"十五五"时期发展和规划编制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山东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刘为民出席会议并讲话,党组成员、副主席杨宗杰主持会议。各市社科联主要负责同志、省属本科院校社科处(人文社科处)处长和部分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人才团队学术带头人参加会议。
编制好全省社科联系统"十五五"规划,能够有效发挥规划战略导向作用,应对挑战、把握机遇、凝聚共识,科学指引未来五年社科联事业发展,对高水平推动全省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山东省社科联党组组建工作专班,有力有序推进"十五五"规划编制。党组成员带队先后到重庆、辽宁、吉林、湖南、湖北和四川等省区市社科联调研考察,拓宽工作思路、汲取先进经验,拟定规划纲要草稿。
座谈会上,专班汇报了"十五五"规划调研情况,在系统总结"十四五"时期全省社科联事业发展基本情况、客观分析未来五年发展面临的新环境、新形势、新挑战基础上,聚焦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培育壮大社科工作者队伍、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等提出规划建议。与会同志结合研究领域和工作实际,紧扣理论阐释、学术研究、社科普及、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领域,讲感悟、谈思路、提建议。曲阜师范大学、齐鲁工业大学、青岛科技大学、聊城大学等社科处(人文社科处)负责同志围绕原创性理论研究,从深化儒学和古典学研究、人工智能赋能社科研究、创新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地方性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等提出了很好的见解;青岛市、枣庄市、德州市和滨州市等市社科联负责同志围绕构建社科智库工作大格局、地域标识性文化研究品牌打造、数字社科普及创新、社科联系统改革等提出了意见建议;青岛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李敬锁、山东工商学院金融学院宋英杰、山东科技大学财经学院焦勇和山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张鲁秀等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人才团队学术带头人围绕科技创新与农业产业韧性、黄河流域绿色金融与低碳转型发展、数字经济与产业演化、数据资产化与高质量发展等提出了前瞻性想法。
刘为民在总结发言时表示,要充分吸纳大家的意见建议,进一步提升规划的指导性。科学谋划和实施全省社科联系统"十五五"规划,是抢抓历史机遇、重塑发展优势的关键抓手,务必观大势、谋全局、求实效,高质高效推进"十五五"规划编制,谋好发展、绘好蓝图。要把握大局大势。聚焦国家和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总体规划,务实谋划全省社科联系统规划的框架体系、发展目标,细化实化阶段性、具体化举措,以高水平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要聚焦主责主业。立足社科联联系党委政府和社科工作者的桥梁纽带、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参谋助手职能,精心策划团结引领、繁荣学术、服务社会等目标、思路和任务,深研细谋、有的放矢,增强人才、项目、平台的系统性、协调性和科研要素的匹配性,切实提高规划落地率。要坚持改革创新。用好改革"关键一招",总结推广"十四五"时期改革成就,学习借鉴先进省区市社科联和科技、教育和宣传思想文化其他领域创新经验,做到向上沟通衔接、向下问计于民、集成各方智慧,编制顺应时代要求、契合山东实际、彰显群团特色的规划。
哲学社会科学肩负着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学理支撑、智力支持的重要使命。刘为民强调,要将社科联事业发展放到"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大背景下思考,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深入改革发展一线多看、多听、多问,使规划编制的过程,成为服务党委政府决策、挖掘改革创新样本、激发科研活力的过程。要开展专题调研。精心策划调研方向和选题,系统提炼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的生动实践,前瞻性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的价值取向和路径选择,找准找实社科联服务省委中心工作的契合点和结合点,进一步丰富完善规划内容。要加大支持力度。依托高校社科联,高效链接社科学者和科研资源,结合自身研究专长和基础,鼓励自主组建团队、自主策划课题,加强科研保障支持,使团队在稳定支持的条件下潜心研究,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要坚持协同联动。充分运用"联"的思维,发挥"联"的作用,鼓励跨专业、跨学科、跨学校、跨区域组建团队,支持高校社科联和市社科联结对联合,推动资源集约利用,精心做好统筹协调、服务保障等工作,构建紧密型学术共同体,高质量完成调研目标任务。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