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城市更新用钢需求即将开始 我国钢铁处于需求淡旺季转换阶段

©原创 作者: 孟凡君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发表时间:2025-09-02 09:02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孟凡君

我国钢铁行业长期面临产能优化的课题,供应总量保持相对稳定,目前正陷入“高供应-弱需求-低信心”的循环,市场对“金九银十”需求回升预期不好,叠加期货市场投机资金撤离,套保盘主导下的仓单压力缺乏对冲力量,进一步影响了价格,市场正处复杂格局的十字路口。中钢网行情分析师孟代林表示,9月1日,钢市迎来年内“至暗”时刻,唐山钢坯价格失守3000元/吨关键心理关口,引发行业连锁反应,头部企业集体宣布下调螺纹钢、盘螺、高线价格50元/吨。

目前,我国钢铁市场压力一方面来自资金下杀,市场信心脆弱,另一方面尽管淡季即将结束,但需求较弱,钢厂减产动作较小,螺纹等品种库存持续增加,玻璃、水泥等建材品种同步下滑,预示着“金九”行情开局即面临严峻考验。“国内宏观处于政策真空期,且黑色受限产影响的情况接近尾声,成材价格运行更多的是取决于需求成色。”孟代林分析。

上海钢联钢材首席分析师汪建华表示,展望9月钢铁市场,还有进一步下跌的空间,只有钢厂积极控产或宏观利好加持,才会有反弹的表现。随着9月16-17日美联储议息会议的召开,大概率18日公布降息25个基点,届时或有助于钢铁价格反弹。他分析,9月钢铁市场还会进一步下跌的主要理由是:主导9月钢铁市场的基本面——供需双弱,库存持续增加,对钢价构成下行压力。

谨防“金九银十”预期差

2025年上半年,我国钢市整体呈现持续下行态势。然而进入7月后,随着一系列“反内卷”政策的推出以及“限产”风潮再起,钢市迎来一股“春风”,直接推动原料端铁矿和双焦价格拉涨,为钢价底部支撑注入了“强心针”。而需求端却始终未有起色,从而形成“强成本支撑”与“弱现实需求”之间的博弈,市场价格既难以因需求低迷继续深跌,也无法在成本带动下有效突破上涨,这种博弈格局导致钢价陷入涨跌两难的震荡区间。金联创钢材分析师代明珠介绍,当市场还在纠结钢铁库存高企何时缓解时,唐山地区传来的环保限产消息。唐山钢铁企业限产30%,不仅直接牵动着烧结矿和铁水的供应神经,更可能成为打破当前钢铁市场供需僵局的关键变量。

从市场供需格局看,限产带来的供应收缩恰逢需求淡季尾声。目前,钢铁下游正处于“金九银十”前的蓄力阶段,基建项目逐步复工,制造业需求缓慢回升。若供应端突然收紧,可能打破当前“供强需弱”的平衡,推动库存去化加速。以型钢为例,近期唐山地区厂库高位运行,限产若落地,叠加下游补库需求,库存压力有望缓解,价格支撑力度增强。

从价格走势方面看,短期市场情绪或受限产预期提振。期货盘面可能率先反应,带动现货价格试探性上涨。但需注意,限产政策的执行力度是关键变量。若实际限产不及预期,或终端需求未能如期跟进,价格反弹高度将受限。从中长期看,限产只是阶段性调控,后期随着政策退出,钢厂产能可能快速释放,市场仍需回归供需基本面博弈。“对于贸易商和下游企业而言,当前需警惕预期炒作与实际影响的偏差。”代明珠说。

金联创钢铁分析师郭杨认为,钢铁作为重要工业基础品,在“宏观宽松+阶段补库+供给自律”的三重共振下,钢铁市场有望走出“先扬后稳”阶段性偏强行情,但终端需求持续性有限。需要注意的是,我国钢铁库存处于相对高位,这一因素将对价格上行形成制约,使得短期钢价上涨空间较为有限。但9月钢铁市场内外叠加的多因素或致钢材基本面压力阶段性持续加大,钢价有继续承压下行空间。10月供应回升后矛盾将再度累积,建议9月维持短多长空思路,快进快出,谨防“金九银十”预期差。

需求疲弱的格局短期难以打破

8月2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强调,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兰格钢铁网研究中心副主任葛昕分析说,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可以简单理解为“房地产用钢需求的高峰已过,但城市更新用钢需求才刚刚开始”,但也要结合“好房子”的概念,这也就指向了“钢结构领域”,因此从钢铁产业链的角度来看,这是一次由“用钢需求转换”向“品种供给提级”明确路径。

从时间线上来看,前期有“两重、两新”为板材用钢提级做铺垫,现在有“交通、建筑”为建材用钢提级做基础,从而全面提升我国钢铁行业全球竞争力的一场“提级攻坚战”。同时,在我国钢铁行业全球竞争力提升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是“绿色低碳和人工智能+”的全接入,我国“绿电和绿能”已经开启了全应用时代。与此同时,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强调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而且人工智能的快速接入不仅仅可以在新材料、新品种研发领域快速迭代,同时也可以在钢铁需求新场景的应用端快速落地。

我国钢铁正处于需求淡旺季转换阶段,但从市场表现来看,需求疲弱的格局短期难以打破。目前,我国钢铁行业供需矛盾的缓解首先要靠钢铁企业的“自主控产”,先要摆脱“规模效益”这条旧路,才能追寻“品种利润”这条新路,但单单靠“自主控产”并不能解决企业品种竞争力的问题,而是快速应用人工智能+钢铁行业方案,加大加快“新需求应用场景下的品种研发”,才能在未来全球竞争中“拔得头筹”。

实际上,目前来看我国钢铁产量走下“10亿吨”台阶应该是大概率事件,但结构化调整中的品种竞争会更加剧烈,因为我国钢铁行业要先“断尾”才能“求生”,而后才是“突破性好转”。葛昕表示,就钢材价格而言,我国钢铁行业或将再次进入一次类似“2014-2015年”钢价阵痛期,才能真正达到从“价格到价值”的蜕变。


作者:孟凡君

编辑:龚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