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溱洧水城梦祥银楼开业,非遗技艺与东方美学共绘新篇

发表时间:2025-09-01 14:05
分享到:

8月29日(农历七夕),承载千年溱洧文脉的河南新密溱洧水城,迎来一场「传统工艺与现代美学共生」的文化盛事——溱洧水城梦祥银楼正式揭幕。作为河南省级非遗「金银器制作技艺」传承实践基地,梦祥银以宋式美学空间为骨、银胎景泰蓝专利技术为核、沉浸式非遗体验为魂,在七夕这个承载中国式浪漫基因的节日里,打造当代东方银饰的高级表达场域,开启「文化活化×商业创新×年轻触达」的新篇章。

开业典礼现场,河南梦祥纯银制品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路英霞与到场嘉宾共同执点睛笔,为象征祥瑞的舞狮完成点睛仪式——朱砂落于狮眼,舞狮随即腾跃舞动,锣鼓声与掌声交织,将开业的喜庆氛围推向高潮。

当日恰逢传统七夕佳节,梦祥银楼开业典礼与溱洧水城园区活动深度联动:园区同步开展的相亲大会为单身游客搭建浪漫交友平台,现场设置“银饰信物互赠”环节;身着素雅传统服饰的“荷花郎”沿水城街巷游园互动,向游客派送新鲜荷花与银楼打卡指引,引导大家参与银饰DIY、非遗錾刻体验等活动。多重特色活动相映成趣,不仅丰富了游客的七夕体验,更以“文化+互动”的形式,为现场营造出兼具传统韵味与节日欢乐的沉浸式氛围。

溱洧河畔的东方美学觉醒

溱洧水城梦祥银楼选址于园区核心区,其空间设计以「宋式美学」为基底,通过水波纹青砖、原木格栅、屏风、插花、挂画等元素,将《诗经》中的浪漫意象与宋代「格物致知」的审美哲思融入其中。漏窗巧妙借景,将水城青瓦白墙纳入视野,实现「一窗一景、步移景异」的造园意境。

开业仪式上,郑风舞蹈快闪与荷花郎的《诗经》吟诵交织,重现「溱与洧,方涣涣兮」的千年诗意。梦祥银楼的「银饰+场景」消费模式,让消费者在沉浸体验中感受银饰与生活的深度融合。

非遗技艺的当代破圈之路

作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金银器制作技艺」传承单位,梦祥银楼将非遗从「静态展示」变为「可触摸的匠心」。

非遗传承人驻场演绎:河南省级非遗传承人现场演示溱洧水波纹錾刻,小锤轻落间,银片上渐次浮现灵动曲线。每道纹路需经数十次精准敲击,力道之差便失却自然之美。「这纹路不是凭空画的,是跟着溱洧河的流水走的,得懂水的性子,才能刻出它的活气。」传承人指尖的银屑,是千年技艺的当代延续。

非遗共创体验:访客可在匠人指导下,将纹样錾刻于纯银坯料之上,亲手打造「承载情感的非遗信物」。不同于流水线制品,这里的每一件手作银饰都带着锤击的温度与文化的重量。

文化赋能下的产业新范式

此次开业不仅是品牌升级,更是「非遗+文旅+消费」的深度实践。据了解,梦祥银楼所在的溱洧水城,是郑州「西美」战略重点打造的文旅地标,其「风雅颂」三大主题区串联《诗经》文化、非遗技艺与现代商业,形成「可居、可游、可感」的立体文化空间。梦祥银楼作为核心业态之一,将与密玉、密瓷、美食等形成差异化互补,共同构建「文化消费生态圈」。

开业期间,为了回馈广大游客,梦祥银楼推出了多项七夕专属优惠。

非遗传承的当代命题

“我们不是在卖银饰,而是在传递东方生活美学。”梦祥银相关负责人表示,银楼的开业标志着品牌从产品输出向文化输出的转型。通过将非遗技艺与宋式美学、溱洧文脉深度融合,梦祥银不仅为消费者提供有故事的银饰,更构建起传统工艺的现代转化样本。

据悉,梦祥银楼未来将定期举办“非遗工坊体验周”“宋式美学雅集”等活动,并计划推出溱洧系列银饰IP,让每件银饰都成为流动的文化载体。这种守正创新的模式,正为传统工艺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新范式。

编辑:龚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