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港口烟台港仅用3昼夜高效完成“大洋百合号”轮2.5万方工程设备装船作业,该批设备将随船发往尼日利亚。此次作业彰显出烟台港件杂货作业的精准工艺和效率优势,为“中国制造”出海提供了低成本的高效物流通道,擦亮了中国北方件杂货物流枢纽港的品牌。
本次作业的核心挑战在于工程设备的精密叠装——重型卡车头与大型油罐需采用间隙仅10厘米的叠装工艺,对吊装精度要求极高。烟台港应用“智慧理货+智慧配载”模式,精准规划定位各类工程车辆,精确控制车辆间距,既保证装卸要求,又实现舱容空间的最大化利用。面对舱内货物平整度难题,烟台港充分发挥“一船一策”优势,制定“木架稳货+托盘定位”的复合装卸方案,门机司机与地面指挥紧密协同,通过吊钩微调实现厘米级精准落位,高效攻克精密叠装难关。
今年以来,烟台港以“加快建设中国北方件杂货集散中心港”供应链项目为抓手,持续增强件杂货全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为提升服务能级,烟台港聚焦市场需求,创新构建起“直达航线+专业化堆场”作业模式。通过整合货物申报、手续办理、费用结算、作业计划等关键流程要素,为客户提供“一客户一方案、一货种一策略”的精准定制服务,有效避免了客户多次往返传递单证导致的船舶滞港风险。在堆场管理方面,通过实施大型货物45-55厘米精准间距控制,实现吊具“一步到位”精准定位,作业效率显著提升,综合物流成本较传统模式降低约20%。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