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月28日济南市“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起步区专场上,国家电投济南绿动氢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陈颖就公司在氢能源装备制造与综合应用方面的进展作了详细介绍。作为国家电投集团在黄河流域布局氢能产业的重要载体,济南绿动正以技术自主化和场景多元化为双轮驱动,全力助推济南乃至山东省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济南绿动氢能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12月,是国家电投氢能公司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设立的全资子公司,肩负着黄河流域氢能产业基地建设的重要使命。公司聚焦燃料电池及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制造,致力于构建氢能产业生态,推动氢能在交通、供能、工业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目前已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创新型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及济南新能源装备链主企业。
坚持自主创新,突破“卡脖子”技术
陈颖表示,济南绿动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围绕氢能制取与利用环节,成功实现质子膜、催化剂、碳纸等关键材料的国产化与自动化生产。在燃料电池方面,公司已形成水冷车用、水冷发电、空冷三大产品系列,功率覆盖0.25千瓦至10兆瓦,产品性能行业领先。其中,水冷车用燃料电池已广泛应用于各类交通工具,有效解决新能源汽车续航与低温适应性问题;空冷燃料电池则已在氢能无人机等场景实现初步应用。
2022年,济南绿动在起步区建成三条自动化生产线,具备年产千台套的水冷发电、水冷车用和空冷燃料电池的能力。公司目前正牵头实施科技部“氢进万家”二期项目中的氢热电联供课题,以及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大载重长续航无人机氢动力系统开发项目。未来,公司还将与起步区共建氢能产业园,打造产业集群,进一步扩大产能和技术辐射范围。
拓展应用场景,构建氢能全产业链生态
山东作为副产氢和绿氢资源大省,具备良好的氢能产业发展基础。济南绿动以“应用拉动、源端驱动”为策略,推动氢能在多个领域的规模化落地。
在交通领域,起步区已投运50余台氢能渣土车和环卫车;公司联合中国重汽等车企开发氢能冷链物流车,已在山东及周边推广百台车辆,并打造多条氢能冷链物流专线。在供能方面,公司与太原理工大学合作完成全球首台极地环境氢发电示范项目,推动氢电耦合零碳供能系统建设;氢热电联供系统已在起步区园区落地,助力打造低碳工业园区。此外,氢能应急电源车、数据中心氢备电、氢储能等应用也正在积极推进。
在多元应用方面,氢能无人机已应用于电力巡检和物资配送,“共享氢能自行车”已在北京试点投放,济南等地的推广工作也在有序进行。为保障氢能供应,公司正加快加氢设施建设,推动清洁能源制氢示范,打造氢基能源供应基地。
立足起步区,迈向氢能商业化未来
陈颖强调,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路径。起步区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核心示范区,为氢能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政策与环境支持。济南绿动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更多高精尖产品,与产业链各方开放合作,共同推动氢能产业走向商业化、规模化,为济南市工业强市建设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济南绿动氢能的实践表明,通过技术创新与生态构建双轮驱动,氢能产业正逐步从示范走向推广,从单一产品走向系统解决方案,成为推动经济绿色转型的重要力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