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都理工大学“氢溢求清”团队:逐氢而往,求新溢效

来源:大象新闻 发表时间:2025-08-28 17:20
分享到:

在绿色能源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低成本、高效能的新型电解水制氢催化剂正成为行业破局的关键。成都理工大学陈慧团队带来了行业首创的新一代多元场景高效能电催化剂,首次实现原位Pt单原子技术、非煅烧制备工艺与MOFs协同催化等多重突破,完成了从工艺路径到材料结构的全方位自主创新。该技术不仅大幅降低了制氢过程的能耗与成本,更在催化效率与稳定性方面实现跨越式提升,标志着我国在绿氢核心材料与技术领域已跻身全球顶尖水平。

图为“氢溢求清”团队前往东方电气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参观学习

从“氢”出发——锚定氢能,开启创新路

如何在更低能耗与更小设备内高效稳定地制备氢气?催化剂的综合性能是电解水制氢的核心挑战。陈慧带领团队聚焦该关键技术,跨越三个省份、深入十家企业开展实践调研,全面梳理电催化制氢行业现状。通过扎实的产业调研,团队精准识别出当前行业四大痛点:催化剂难以适用多元环境、本征催化效率有限、制备成本过高、以及使用寿命较短,为后续技术攻关指明了清晰路径。

从“求”中寻——深入求索,找准行业痛处

立足产业实际需求,团队面向多元应用场景持续攻坚,依托自主研发的催化剂技术,推出可灵活适配不同需求的定制化制氢解决方案。

图为团队参与世界氢能产业大会

从“溢”中展——技术外溢,彰显创新实力

针对单一催化剂难以适应多水环境的行业瓶颈,团队成功研发覆盖全水环境的新型催化体系:

有机非金属电催化剂技术(产品一:TPDA-BDACOF)

通过将COF中氮原子替换为碳,使析氢路径由四电子转为双电子,经176次模拟实验,实现在强碱环境中85%的稳定性,突破传统金属框架限制。

铝钴非贵金属催化剂技术(产品二:Al0.3/Co1-TCPP-CNTs)

创新铝钴双金属协同机制,铝促进水解离、钴优化氢吸附,结合碳管网络,使海水环境中活性位点密度达商用铂碳2倍。

铂团簇协同催化技术(产品三:CNTs@Pt@MOFs)

利用耐热MOF锚定铂原子,首创“单原子+团簇”结构,使铂负载量降至2.01%,活性反超铂碳10.2倍,解决贵金属高成本难题。

图为“氢溢求清”团队负责人陈慧正在做实验

从“清”中落——绿色应用,创造实际价值

未来,团队将继续深化催化剂在更复杂场景下的应用研究,持续推动绿氢制备技术的降本增效和规模化应用,助力我国在全球绿色能源竞赛中保持领先地位。这项成果不仅代表着技术上的突破,更承载着对清洁未来的美好期待——让氢能成为普惠、可靠的绿色能源,为实现“双碳”目标注入强劲动力。(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母镓华)

编辑:龚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